【原標題】虛擬世界裏的一套海景房標價20萬元宇宙熱有多瘋狂?警惕幣圈“割韭菜”亂象重現

元宇宙火了。

一夜之間微信朋友圈、公衆號文章、微博、小紅書都開始討論這個最早出現於科幻小說的詞語。雖然目前業界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但在幣圈、鏈圈、科技圈、創投圈,元宇宙已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躥紅。

“元宇宙最早是在我國的資本圈轟動,催使這個概念爆紅的原因莫過於‘財富效應’。”《元宇宙通證》作者、優實資本董事長邢傑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說。

目前或許沒有人能給元宇宙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但似乎很多人都相信它將是下一個財富神話,通過它能實現暴富。在巨大的財富效應下,泡沫與亂象也接踵而至。

虛擬海景房標價20萬,元宇宙也炒房地產?

“在物理世界發生的事情,在元宇宙也會出現。”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餘晨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他也是《元宇宙通證》一書的作者之一。據他描述,在這個虛擬世界中,可以購買地產、舉行派對、購物、工作、進行藝術創作等,這些行爲與現實世界非常相似。“在物理世界裏做的事,在元宇宙裏可以再做一遍;在物理世界裏做不了的事,在元宇宙裏也可以做,因爲元宇宙沒有物理條件的限制。”他說。

作爲現實世界的剛需, “住”也延續到了元宇宙世界。進入元宇宙先買塊虛擬地,成爲一些人口中的“致富經”。

而元宇宙的房地產炒作可能一點不比現實世界遜色。據外媒報道,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虛擬世界Decentraland在2017年首次進行土地拍賣時,一些地塊售價約爲20美元,而僅僅4年後的現在,轉手價格已經高達數十萬美元。

目前,在一些二手交易平臺上,虹宇宙的一些“稀缺房產”價格被不斷炒高。11月21日,記者登錄閒魚APP發現,一套稀有度0.12%的虹宇宙“SS環海島嶼”虛擬房產,掛出的價格爲10萬元,下面有人出價12萬元。更有用戶掛出一套“地契編號前5”的“SS環海島嶼”虛擬房產,標價20萬元,截至11月22日,共有3人“想要”。

一名搶佔到虹宇宙虛擬房產的微博用戶發帖稱:“在虹宇宙裏搞了一套毛坯房,現在價值幾千。這段時間元宇宙概念炒得火熱,看看過幾個月這套房子能不能漲到幾百萬,如果能漲到幾百萬,我就把它賣了在北京買套房子。”

關於目前對該公司虛擬房產的炒作行爲,天下秀方面對外公開表示:“我們是不支持也不鼓勵的,虹宇宙作爲一款實驗室產品,目前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希望用戶能夠理性對待。”

現實世界的房屋是物理空間實體,能夠用於居住。這種實體的存在一旦被冠以虛擬之名,可能讓人覺得有些不切實際。這樣的虛擬房產究竟有什麼用?

據悉,與物理世界的地產相似,元宇宙的土地可供用戶在虛擬世界創建、投資、擁有、租賃、出售,既可作爲居住空間,也可作爲商業、工作空間。比如,在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虛擬世界Decentraland中,用戶購買虛擬地產後,可以在這塊虛擬地皮上構建運營企業,如向其他用戶收取訪問費的夜總會、出售虛擬商品的商店等。

在元宇宙,地理位置和配套設施往往也是影響虛擬地產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在Decentraland中,通常靠近熱門地區的地皮比其他地皮更有價值,而如果某塊地皮周圍修建了良好的配套商店或設施,該塊地皮的價格也能提高——這都與現實世界相同。

據外媒報道,當韓國青年在元宇宙世界買房時,現實世界位於市中心的首爾江南區土地在虛擬世界依然最受熱捧。

虛擬房產的火熱也帶動了相關虛擬貨幣的暴漲。日前,一款可用於購買元宇宙土地的虛擬貨幣MANA 一度被炒高4倍。“元宇宙幣裏MANA 和SAND是龍頭。這兩個幣都是買賣土地的,意味着炒元宇宙也要從炒房地產開始。”一位長期關注虛擬貨幣的博主在微博如此發文。

幣圈的“割韭菜”亂象又在宇宙熱潮裏重現?

“不僅是房產,現實生活中能炒的許多商品,在元宇宙都被作爲NFT不斷被炒高。”在數字資產行業從業多年的潘達告訴記者。

所謂的NFT是 Non-Fungible Tokens 的縮寫,意思是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區塊鏈數字賬本上的數據單位,每個代幣可以代表一個獨特的數字資料。由於其不能互換,非同質化代幣可以代表數字文件,如畫作、聲音、視頻、遊戲中的項目或其他形式的創意作品。雖然文件(作品)本身可以無限複製,但代表它們的代幣在其底層區塊鏈上能被追蹤,從而爲買家提供所有權證明。

簡單來說,NFT將數字藝術品和其他商品轉化爲獨一無二的、可驗證的資產,這些資產易於在區塊鏈上進行交易。而這種獨一無二的屬性,也讓NFT具備了和藝術結合的特性。

今年3月,插畫家Beeple的數字藝術作品——一幅名爲《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the first 5000 days)的圖片在佳士得拍賣會上拍出了6390萬美元的天價。這張圖片由Beeple在過去13年裏每天的畫作拼貼而成,被製作成NFT後,這幅圖片從100美元起拍,最後以70萬倍的價格成交。

而在我國,曾經的幣圈“弄潮兒”波場創始人孫宇晨日前在社交媒體表示,自己以1050萬美元購買了NFT微信頭像,一時間引爆輿論場。

潘達告訴記者,在今年元宇宙大火後,他被拉入一個名爲“Metaverse探險隊”的微信羣。據他介紹,該羣經常有人發佈NFT的相關信息,邀請成員“做任務升級NFT藝術品”。“所謂的‘做任務’一般都是要成員到處轉發推廣吸引流量,接着他們就會不斷開一些線上推廣活動去炒作這個NFT的價格。”潘達告訴記者。

“跟藝術品拍賣一個意思,莊家互相倒手,哄擡物價,平臺賺手續費,最後大家一起割韭菜。但好歹藝術品是有藝術價值的,現在很多NFT藝術品都是粗製濫造。”潘達說。

針對這些天價NFT,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元宇宙暢銷書作者對記者說,他認爲不必對這種現象表示驚訝。“這個價格是大家的共識所決定的,有人就覺得它值這個價。就像奢侈品一樣,很多人也覺得這些名牌包、名牌首飾一文不值,但總有人願意爲之買單。”

對此,區塊鏈與貨幣金融獨立研究員龍白滔博士則持有不同觀點。他認爲,“基於共識創造價值”本質是一種通縮模型,傳統的奢侈品、比特幣、絕大部分數字貨幣(現在可以再加上NFT等數字藝術品),以及傳統的傳銷和龐氏金融騙局,都具有通縮經濟模型的特徵。“我們承認在一定範圍內,通縮經濟模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例如奢侈品行業,但它不可能作爲大規模經濟系統的基本指導經濟模型。例如,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會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而故意地減少糧食的生產,從而推高糧食的價格。這是一種不合理的經濟模型。”

此外,龍白滔認爲,NFT和數字藝術品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不能作爲大規模的經濟現象而存在。“就像一個經濟系統中,存在實體部分和虛擬部分,但如果虛擬部分的權重超過實體部分,這個經濟體最終要塌陷。一個社會不會因爲大家參與炒作NFT,不斷推高其價格,而創造更多的財富。NFT和數字藝術品只是財富重新分配的一種手段而已,所有的一切可能都是爲了讓後來者能更加信服、舒適地以更高的價格接盤而已。”

“這個羣裏一些人我認識,都是以前‘幣圈’的。”潘達告訴記者,這個“Metaverse探險隊”裏大部分人都曾有過“炒幣”的經歷。

而現在羣裏許多掛着NFT名頭的活動,其實也是“發幣”的另一種方式。

↑“metaverse探險隊”羣裏發佈的NFT活動消息

“往往會有一個所謂的NFT活動消息邀請羣成員參與,參與者可以得到‘虛擬貨幣’。發起人會要求參與者繼續拉人傳播,拉的人越多,在活動中的級別就越高,級別越高能夠獲得的幣就越多。”潘達向記者展示了羣裏的消息。羣裏的聊天信息顯示,多個微信用戶發佈了類似的活動信息,以“送幣”爲獎勵號召其他成員拉人入會。

對此,龍白滔評論道:“這類追逐熱點的項目,盈利模式無外乎用時髦的話術進行包裝並吸引投資者參與,目的都是爲了把項目以更高的估值出售給後來的投資者。”

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近日《證券日報》報道,在多個超1800名成員的所謂與元宇宙相關的QQ羣裏,大家討論元宇宙技術及培訓幾乎沒有,多數是在探討如何炒虛擬幣、如何挖礦。

今年各地相關部門紛紛出臺監管政策,要求甄別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並停止向該類項目供電,整肅虛擬貨幣已成大勢所趨。在這樣的環境下,元宇宙的大火可能給幣圈帶來了新的刺激點。

“割韭菜的都是一撥人,好多炒幣的搖身一變,掛一個元宇宙的名號繼續發空氣幣。不是說元宇宙不好,不好的總是那撥割韭菜的人。”邢傑說。

↑在香港舉行的亞洲數字藝術博覽會。

↑2021年3月25日,美國紐約專門展示NFT藝術作品的實體畫廊SuperchiefGallery NFT開幕。

宇宙熱是怎樣傳播的?

幾位元宇宙暢銷書的作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目前還未形成元宇宙的統一概念,無人能夠對元宇宙下一個確切的定義。但當被問及元宇宙是否會成爲下一個財富神話,他們都表示了肯定。其中,有人將元宇宙比作了“1994年的互聯網”。“任何新的事物的出現和發展都會經歷一定的泡沫,但這並不能阻礙它們發展的趨勢。”

如今,元宇宙早已火出圈。據《元宇宙》和《元宇宙通證》的一位作者透露,其中一本書的銷量已超百萬。

而在今年以前,元宇宙這個概念只是在科技圈小範圍內被討論。那時,甚至沒有“元宇宙”這個翻譯,而是被稱爲“超元域”。讓其成爲焦點的重大節點,是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Roblox (RBLX. NYSE)暴漲。

“首要原因還是‘財富效應’。”邢傑說。今年上半年,Roblox暴漲的消息大幅刺激了國內資本市場,元宇宙概念開始高頻出現,相關概念股也迎來上漲。數據顯示,9月1日—11月17日,A股市場元宇宙85只概念股的平均漲幅爲24%;31只個股累計漲幅超20%,14只個股累計大漲逾50%。

據邢傑介紹,元宇宙的躥紅路徑是資本圈—互聯網—大衆。原本作爲科幻概念的元宇宙,在我國討論最多的並不是科技圈,而是資本圈。對此,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祕書長趙國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國應用的市場更大,機會更多;另一個則是目前我國的相關技術積累還不夠充分。

龍白滔認爲,面對當下的這股“元宇宙熱”,應該去理解推動這股熱潮背後的力量。“目前來看,這背後有很大一部分是一羣在區塊鏈和數字貨幣世界掌握了基礎設施先發優勢和話語權的力量,希望通過表面上去中心化,實現實際上的‘中心化、制度化’。現實世界主導資源分配、規範人類活動行爲的機制是國家和法律;在虛擬世界中,如果沒有國家邊界,維持資源分配和規範人類活動的主體是什麼?表面是‘代碼’,實則是背後這羣力量。”

“應該區分元宇宙進行的生產性活動、消費性活動和投機性活動。利用元宇宙技術和概念提升人類溝通和協同效率(例如遠程會議、培訓、操作等)就是生產性活動;利用元宇宙提供沉浸式遊戲和感官刺激,就是消費性活動;利用元宇宙概念進行的各種金融活動,例如發幣融資、交易等,可能就是投機性活動。基本原則應該是鼓勵生產性活動、引導消費性活動和嚴格管控投機性活動。”龍白滔說。

此前多家元宇宙概念股股價的暴漲已經引發了監管層的關注。據媒體不完全統計,11月以來,中青寶、盛天網絡、天下秀、大富科技、易尚展示等多家公司收到了滬、深交易所下發的關注函或問詢函。連續上漲多日的元宇宙板塊也迎來了“降溫”。11月18日,元宇宙板塊大幅收跌3.34%,是11月2日以來該板塊首次收跌。其中,14只概念股大跌7%以上,大富科技(300134.SZ)、盛天網絡(300494.SZ)、順網科技(300113.SZ)等跌幅居前。(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潘達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