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 周銳)隨着我國“三農”工作的重心從脫貧攻堅轉移到鄉村振興,產業基金爲我國廣大鄉村地區撬動社會資本、盤活優質資源的作用愈發凸顯。

通過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以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爲代表的鄉村振興產業基金正在以顯著的社會效益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自我循環和滾動發展,成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12月23日,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國投創益正式設立鄉村振興研究院,聘任專家加大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服務力度。

截至目前,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管理人國投創益已管理8只鄉村振興產業基金,投資規模達到了584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超2800億元,累計帶動就業120萬人次,爲就業人口提供收入580億元。

和財政資金及公益捐贈投入不同,產業基金投入鄉村振興的突出特點是資金到期後必須退出,退出時追求收益,這就決定了其對投資標的的選擇必須經過完整的投資考察和盡調流程,對標的的選擇也更偏重高成長性新興行業。

“產業基金的特點決定了其有助於不斷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爲鄉村全面振興尋找新的着力點。”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說,“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有助於提高金融服務鄉村產業的質量效益。”

專家認爲,正是因爲市場化機制而非不考慮回報的直接投入,鄉村振興產業基金才能夠在投入時選擇更精準,在投資後運作更高效,在退出時尋求多方共贏,更有利於新興產業成長,避免鄉村產業投入“砸不出水花”的窘境。

市場化機制也更有利於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通過國家鄉村振興基金的引導,可以撬動3-5倍的社會資本參與,通過多種方式促進鄉村振興相關產業發展。”原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王秀忠表示,社會資本更重要的是帶來資源和人才,讓產業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對於鄉村振興產業基金的運作而言,市場化運作則意味着不能設置過多限制。“從我們自身經驗出發,鄉村振興產業基金投資必須要在更廣範圍內通盤考慮。”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的管理人,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維東表示,“鄉村振興是全社會的共同使命,很多行業如清潔能源、新能源材料、醫療健康等等都投入其中,深耕一個行業,才能發掘其中最有發展潛力、最有鄉村振興帶動能力的企業。”(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