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养老产业的不断升温,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和投资理财需求逐渐增多,不少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此类非法集资行为存在高额利息无法兑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养老需求无法满足的风险。广大老年人和家属需提高警惕,防止利益受损。

案例一:

陈老先生为了减轻子女的负担,一直有去养老院机构的想法,经过综合考量,陈老先生决定将自己的十万元积蓄投入到某老年公寓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承诺,陈老先生入住时,养老公寓享受六折床位费的优惠,在入住前每年享受13%的福利补贴,可是一年过去了,养老院老板联系不上了,约好的提前兑付终止了合同,慌了神的老人们纷纷找到了老年公寓了解情况,没想到组织相关部门早已将建成的老年公寓拆除,表示此老年公寓服务根本未经民政部门许可备案,并不是一个合法的养老机构。养老院负责人龙某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移至公安机关警方调查发现,该案涉及的投资人达到了890多人,涉案金额达到7700多万元。

案例二:

2016年,李某在江苏省丹阳市注册成立某健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员在各个小区分发传单收集老年人信息,并经常免费派送小礼品。在成功吸引一批老年客户后,该公司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在无实质性经营项目的情况下,以创办养老院需要资金为幌子,公开宣传其养老投资项目,承诺投资者每年可以获得12%到15%的高额回报。此后,该公司还通过组织旅游等方式,虚假宣传养老项目广阔前景及丰厚资金回报,并称先投资的可以优先选择养老院床位及房间。截至案发,李某共向170多名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530余万元,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但集资款大部分并未用于创办养老院,主要用于个人挥霍。2019年年底,丹阳市人民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揭秘“投资养老”的骗局

一 、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

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手头有积蓄、防范心理弱的特点,经常徘徊在老年人聚集的公园、超市、小区等场所,并以赠送鸡蛋、米、面、油为诱饵,吸引老年人参加活动或讲座。与老年人相识后,经常陪老年人聊天,对老年人的日常起居关怀备至,降低老年人警惕性,达到博取好感、与老年人建立信任的目的。同时,打着投资养老、销售老年产品等旗号,向老年人灌输金融养老、新型投资等概念并进行虚假宣传,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二、投资项目包装“精美”

与传统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不同,投资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通常虚构“精美”的投资项目,如投资、入股、加盟养生养老基地,销售养老公寓所有权或使用权,有的甚至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使老年人将房屋抵押以获得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通过“抵押-借贷-理财”的操作方式实施诈骗,而且还利用国家政策、政府信用进行背书,将项目包装成具有国家“重大民生工程”背景的项目。为了让老年人相信投资项目兼具“养老”、“保本”、“理财”三重功能,不法机构或企业甚至会组织老年人上课、考察、旅游等,在潜移默化中迷惑老年人。

三、作案手段欺骗性更强。

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多数以公司的名义进行,具有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书等手续,也有固定的办公地点、齐备的办公机构和人员,将其伪装成经过国家批准成立的合法、正规公司。在宣传的过程中,不法机构或企业通常会通过聘请明星代言、刊登专访文章等方式,宣传造势,有的甚至还以部分集资款投入公益事业或捐赠,部分参与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引诱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活动,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以预付的形式筹集资金,制造赚钱假象

不法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养老的名义,推出以预定养老服务、预定床位、预付卡等为主要内容的养老金融产品,以预付费的形式向老年人非法筹集资金,然后利用新投资者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制造赚钱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资金链一旦断裂便会崩盘。还有的不法机构或企业以各种名义推出会员卡、贵宾卡、保证金等,实际上也是变相的预付产品。不法机构或企业通过这些预付产品提前获得资金的支配权,并将其经营风险完全转价给预付资金的老年人。

案件警示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趋利避害的投资心理,宣传一些“优质项目”,采取“饥饿营销”的方法制造项目火爆、抢手的假象,吸引老年投资者投资。这类案件中的老年人常被不法分子承诺的高额收益、入股分红等所吸引,将自己的养老金用于投资。殊不知这类“养老公寓”很有可能并未取得民政部门的设立许可,而且投资的会员费等很有可能已经被转移到“养老公寓”的关联企业。多数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服务和收益能力,其收入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高额利息仅为欺诈噱头,一旦资金链断裂,高额利息将无法兑付,本金也难以追回。在此,市打非办提示广大老年群众,谨记高回报伴随着高风险,切勿为了追求高收益轻信各类营销话术。投资前应同家人商量或向专业人士咨询,避免养老变“坑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