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市千光照,花焰萬隻開!”歷史中宮燈傳遞着節慶的歡悅喜慶,寄託國運昌隆、吉祥福祿的美好祈願。隨着時代的進步,照明已不是宮燈的首要意義,不同樣式的宮燈通過與歷史、藝術、文化的組合,形成了優美的觀景效果。日前,《張燈結綵——故宮博物院藏宮廷燈具珍品展》在位於頤和園路北宮門的光科技館舉辦,跟隨記者走進九盞宮燈的光影故事。

  尋找隱藏款故宮宮燈

  走進宮燈展展廳,一盞盞精美的故宮宮燈出現在眼前。“此次展覽共有9盞宮燈,其中包含上新的4盞修復如初的隱藏款宮燈,展現全新的‘萬壽’‘大婚’‘春節’三個篇章。”講解員劉葉介紹。

  “這個就是隱藏款宮燈嗎?”參觀者秦娟指着一盞宮燈問。“沒錯,這就是隱藏款宮燈,它的名字爲黑漆描金嵌玻璃葫蘆式掛燈。”劉葉介紹,這盞宮燈每面上下各嵌內繪彩畫玻璃作燈扇,其圖案爲菊花螞蚱、牡丹蝴蝶、蘭芝鳥雀、梅花雙蝶圖等,無一相同。

  另一盞隱藏款宮燈名爲掐絲琺琅太平有象燈,大象通體鎏金,象背身負雲蝠紋掛毯、團花紋綬帶、瓔珞紋寶瓶,皆以掐絲琺琅爲裝飾。“你知道象背駄寶瓶是什麼寓意嗎?”“是不是寓意保佑平安?”“沒錯,您答對了。”參觀者與講解員愉快交流。

  其他兩盞隱藏款宮燈名爲木嵌玻璃戲曲圖四方掛燈及青玉光素嵌燒藍座燭臺玉燭。頗具特色的是,木嵌玻璃戲曲圖四方掛燈內部爲彩繪戲曲內容,《拜山》《賈家樓》《三盜九龍杯》《殺狗勸妻》……年節夜晚,皇宮之中亦要舉辦遊藝活動加以慶祝。

  “您別看青玉光素嵌燒藍座燭臺玉燭外形簡潔樸,它可是清宮過年明窗開筆儀式中使用的儀燈,皇帝會於子時至養心殿東暖閣明窗處,親手點燃玉燭。”劉葉介紹,目前故宮博物院現保管有燈具類文物及資料1848件(套)。通過宮燈修復,將宮燈照亮在尋常巷陌,爲市民開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現之旅。

  多媒體內容升級視覺化動態

  在探祕宮燈的同時,兩側牆面上呈現的多媒體視覺動畫,動態化呈現皇家萬壽及新年的名場面,堪比《國家寶藏》。“文化+科技”的跨界融合讓文物“活”起來。“我們將清康熙五十二年,適逢皇帝玄燁六十歲生日,京城內外官員、百姓自暢春園至神武門數十里內‘結綵張燈,雜陳百戲’的場景加入其中,動態化呈現歷史繁華盛景。”劉葉介紹。

  通過生動形象的表演,感知百年曆史,也是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隨着音樂傳來,紗幕下的“皇后”緩緩起舞,洋溢着大婚的喜悅。“紗幕下的場景非常有歷史感,既欣賞舞蹈,又欣賞宮燈,這種搭配很有意思。”參觀者說。

  在“春節”篇章中,四周多媒體幕牆呈現出故宮“一夜連雙歲”的除夕晚間。“故宮的雪景好美。”年僅5歲的小朋友彤彤說。“夜幕降臨,所有華燈齊放,整個紫禁城被千姿百態、流光溢彩的宮燈照亮,雪景加煙花,藉以光影科技,讓文物‘活’起來,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用光講好中國故事。”展覽負責人王利利表示。

  劇情演藝再現歷史記憶

  展覽的另一大亮點是以交互演藝的方式重現歷史場景及故宮宮燈的故事。展演分爲三個篇章:在《堅守》篇章中,揭開故宮人守護國寶的戰時往事,致敬每一位文物守護者;《匠心》篇章的光影空間裏,皇帝與文物修復師開啓“跨時空”對話,意趣中閃現着令人尊敬的工匠精神;《傳承》篇章通過師徒三代的對話,讓故宮手藝人“擇一業,終一生”的匠心精神感染每一位觀衆。

  展覽總策劃張宇坤介紹,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融入了戲劇元素,讓觀衆參觀時不僅可觀、可觸、還可互動。通過戲劇展演,賦能傳統文化,讓人們心底裏關於民族歷史文化的記憶鮮活起來。 (記者 吳玥萱 文/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