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1中國餐飲品牌力白皮書:人均消費上漲、食安問題增多

新京報訊(記者 王萍)12月24日,紅餐品牌研究院在第二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發佈《2021中國餐飲品牌力白皮書》顯示,2021年全年餐飲市場的收入水平基本與疫情前的2019年持平,餐飲人均消費有所上升。 但餐飲行業食品安全事故頻出,截至2021年前11月,全國被披露的食品安全問題頻次達到4071個,較2020年增長了7.4%。

餐飲融資事件達210起

白皮書顯示,2021年餐飲市場持續穩定恢復並向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前11個月餐飲收入總額爲42053.8億元,同比增長21.6%。紅餐品牌研究院執行院長樊寧認爲,2021年全年餐飲市場的收入水平基本能與疫情前的2019年持平,說明2021年餐飲行業已經逐步走出疫情陰霾,恢復到疫情前的發展水平。2021年前11個月,餐飲相關企業的註冊量達到301.3萬家,高於2020年、2019年同期註冊數量。另外,2021年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的餐飲門店數佔比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上漲,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連鎖品牌門店數佔比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五線城市的下降幅度最大。

在餐飲人均消費方面,與2020年相比,2021年餐飲行業人均消費整體呈上行趨勢,但人均不過百依然還是主流。其中,中式正餐和火鍋的人均消費上調比例最高,漲幅約15%。樊寧稱,一方面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房租、食材、人工等各項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導致餐企經營壓力陡增;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消費者在疫情後對健康安全就餐的需求日益強烈,外出消費的整體預算也有所上調。

隨着餐飲行業連鎖化、標準化程度不斷提高,冷鏈物流技術越發成熟,線上線下流量運營更加精細,使得具備一定規模化能力的中小品牌能輕易出圈,也比較容易獲得資本的關注。白皮書指出,從2020年到2021年,餐飲行業的融資事件數量呈上漲之勢,資本佈局的餐飲賽道橫跨多個細分品類,範圍越來越廣闊。2021年前10月,餐飲領域融資事件達到210起,披露的投融資金額達到69.28億元。

小喫快餐被曝食安問題最多

白皮書還顯示,截至2021年前11月,全國被披露的食品安全問題頻次達到了4071個,較2020年增長了7.4%。其中小喫快餐類食品安全問題曝光頻次最高,爲1209次,飲品469次,中式正餐425次。

樊寧認爲,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頻發,一方面是餐飲品牌在擴張的路上矇頭狂奔,門店版圖越來越廣,運營能力卻遠遠跟不上來;另一方面隨着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提高,過去可能被忽略或者被淹沒的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曝光的機會越來越多,尤其是近年崛起的短視頻社交媒體更是成爲了消費者的擴音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