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家民營銀行披露三季末數據:僅1家資產利潤率高於平均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願 北京報道 隨着各家銀行2022年同業存單發行計劃陸續披露,更多民營銀行截至2021年9月末的主要指標披露出來,加上此前3家銀行在官網等渠道的披露,目前共有10家民營銀行的數據公佈。

與2020年末保持總體一致,這10家民營銀行無論是總資產規模還是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指標看整體排序基本不變,但具體到部分個體表現差異較大,這也導致這些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資本收益率等指標分化進一步加大。

2022年,在地方法人銀行服務當地、迴歸本源監管趨勢不變的情況下,預計民營銀行分化將進一步加大。“渠道類存貸款產品規模將大幅收縮,民營銀行在業務擴張、未來盈利等各方面將持續承壓。”一家評級機構稱。

目前,我國共有19家民營銀行,分別是:天津金城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浙江網商銀行、溫州民商銀行、深圳前海微衆銀行、湖南三湘銀行、重慶富民銀行、四川新網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吉林億聯銀行、武漢衆邦銀行、福建華通銀行、威海藍海銀行、江蘇蘇寧銀行、梅州客商銀行、安徽新安銀行、遼寧振興銀行、江西裕民銀行、無錫商銀行。

頭尾銀行總資產相差20倍

這10家民營銀行中,除福建華通銀行外,其他9家總資產繼續保持增長。其中金城銀行增速最高,達95%。從總量來看,網商銀行領頭,且遙遙領先,與最後一位相差20倍有餘。

具體到華通銀行,2021年上半年該行總資產規模下降25.68%,存款餘額下降31.20%,貸款餘額下降17.14%。與截至2021年9月末的數據對比看,總資產規模穩住下降趨勢,基本保持平穩,存款餘額回升至100億元以上至103.57億元,但貸款餘額由103.59億元進一步下降至86.14億元。

在發力自營渠道等多種努力下,華通銀行存款規模開始穩住並回升,但貸款規模仍在下降,反映該行自營渠道運營能力仍需進一步提升。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金城銀行,截至2021年9月末數據顯示,該行總資產爲500.03億元,較年初增長95%,其中貸款餘額爲357.16億元,較年初增長149%;負債總額爲463.90億元,較年初增長109.7%,其中存款餘額爲374.39億元,較年初增長92.1%。

2020年9月,監管部門批覆同意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爲金城銀行第一大股東,背靠互聯網巨頭後,該行各項指標爆發式增長。金城銀行相關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該行戰略定位已從開業之初的“公存公貸”轉變爲“微存微貸”,並不斷增加金融科技與數字技術投入,全面推進數字銀行轉型升級。

與總資產密切相關的指標是資本充足率,華通銀行、金城銀行資本充足率變化與總資產呈負相關,前者資本充足率大幅提升,後者大幅下降,分別爲20.58%、11.60%。不過,截至2021年9月末,資本充足率低於行業平均值的不止金城銀行,還有蘇寧銀行、三湘銀行、億聯銀行、藍海銀行等多家銀行。

從不良率來看,僅3家優於平均值,其中華通銀行最高爲2.13%,中關村銀行最低僅0.61%,後者不良率也曾高於過2%;從撥備覆蓋率來看,僅中關村銀行一家高於行業平均值319.23%,3家接近於150%。

僅1家資產利潤率高於平均值

業績指標也是一大看點,儘管多家民營銀行高管強調不太關注業績,但是在民營銀行資本補充渠道較窄的情況下不得不關注。與總資產規模整體排名一致,10家民營銀行營業收入、淨利潤指標排序也基本類似,而從資產利潤率排名看則變化較大。

從總量看,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網商銀行1家與其他9家總和基本接近,顯示民營銀行頭部效應明顯,而10家民營銀行合計淨利潤佔2021年前三季度全部民營銀行的近40%。

資產利潤率更能評價一家銀行的盈利能力,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部民營銀行的資產利潤率爲1.02%,而上述8家民營銀行中僅藍海銀行高於平均值,且遠高於平均值,爲1.62%;同時億聯銀行、金城銀行2家較低,接近0.2%。

“回報率在利差恆定的情況下,息差與不良率及業務管理費開支密切相關。很多銀行的總資產量雖然很大,但是受到不良多的困擾,生息資產低,導致息差低。而我們的淨息差高於同業平均值,主要得益於良好的資產質量。由於資產質量非常好以及業務管理費用低,藍海銀行的成本收入比遠遠低於同業平均值。”藍海銀行相關負責人曾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解釋。

從淨息差來看,蘇寧銀行、華瑞銀行、金城銀行高於行業平均值3.78%,而三湘銀行最低僅2.58%,這反映出前3家銀行在資產質量、業務管理費用方面存在劣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