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9日訊(記者 鄒俊濤)在多家城商行陸續提及中期分紅之後,國有大行今晚一錘定音。

4月29日晚,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同時發佈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審議通過2024年度中期利潤分配相關安排。

值得關注的是,四家國有大行均表示,2024年度中期現金股息總額佔集團當期實現的歸屬於本行股東稅後利潤的比例不高於30%。

更爲重要的是,四家大行均明確,後續制訂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時,將考慮已派發的中期現金分紅因素。工行還明確表示,“後續制定 2024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時,將扣除已派發的中期利潤分配金額。”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自4月12日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出臺之後,上海銀行、蘇州銀行、蘭州銀行等多家上市銀行的董事會已陸續通過有關2024年中期分紅方案。

但在四家大行表態之前,城商行層面相關議案並未明確中期分紅與年度分紅之間的關係。

4月29日,多位業內人士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表示,上市銀行陸續新增中期分紅方案,意在響應此前新“國九條”對於加強分紅的要求。

上述受訪人士也坦言,近年來銀行持續讓利實體經濟、淨利差收窄等因素已擠壓部分利潤空間,銀行繼續增加分紅存在挑戰。多位受訪人士表示,提高分紅頻次並不意味着分紅率和分紅規模會有提高。

多家銀行將進行中期分紅,業內稱爲響應新“國九條”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制定中期分紅方案。在四家國有大行之前,部分城商行已率先公佈將進行中期分紅。

4月26日晚,蘭州銀行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擬於2024年半年度以當期合併報表中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限進行中期分紅。同日晚,蘇州銀行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公告,審議通過關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定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

更早前,4月25日晚,上海銀行董事會六屆三十三次會議決議公告,同意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事項。上海銀行表示,分配條件需滿足當期合併報表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正、各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監管標準和公司資本管理規劃目標、或預期實施現金分紅後各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監管標準和公司資本管理規劃目標等要求。

上述多家銀行在公告中稱,制定2024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意在爲進一步明確投資者預期,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值得關注的是,上述相關議案仍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4月29日,某股份行研究員告訴財聯社記者,近期多家上市銀行提出中期分紅方案,從形式上構成“一年多次分紅”,積極落實“國九條”強有關加強分紅的政策措施。西南某券商的銀行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銀行此舉爲響應新“國九條”。

是否會增加分紅?業內人士:銀行提高分紅率空間有限

不過,“在銀行整體利潤增速下滑背景下,銀行提高分紅的可行性存在一定挑戰。”曾有在國有大型銀行從業40年經歷的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餘豐慧向財聯社記者認爲,銀行近年來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減免收費等方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銀行的利潤空間。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份,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佈,2023年商業銀行淨利潤2.38萬億元,同比增長3.24%。原銀保監會在上一年度公佈,2022年全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3萬億元,同比增長5.4%。

餘豐慧表示,此情況下,若要增加分紅,銀行需要在確保核心業務穩健發展、風險控制有效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或者優化成本結構。此外,監管機構對於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嚴格要求,銀行在決定分紅策略時,必須平衡好股東利益與監管要求、長期發展之間的關係。

前述西南某券商銀行分析師也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銀行業分紅率上限基本也就在30%附近,再往上提升的空間有限,而銀行自身方面還有資產補充壓力。她指出,當前外源性的補充渠道受限情況下,銀行核心資本只能通過內生性的利潤留存來補充。

多位受訪人士認爲,分紅頻次增加並不等同於分紅比例或分紅規模的提升。前述西南某券商銀行分析師指出,“只是頻次變兩次,總的分紅率(可以)不變”。某上市城商行相關人士也向財聯社記者坦言,“感覺就是‘蛋糕’切一刀還是切兩刀的問題”。

事實上,財聯社記者也注意到,四大行在今晚公佈的有關2024年中期分紅方案中均明確提出,2024年底利潤分配方案將考慮或扣除已派發的中期利潤分配金額。

中期分紅只是噱頭?受訪人士表示還是有積極影響

餘豐慧指出,如果分紅比例保持不變,多次分紅的實際效果更多體現在現金流的分配頻率上,而非總量的顯著增加。他認爲,這種做法容易被解讀爲“噱頭”大於實際收益。

前述西南某券商銀行分析師表示,如果分紅比例和分紅規模沒有變化,僅增加分紅頻次的話,對於投資者而言也僅意味着可以提前拿到一部分的分紅而已。

不過,餘豐慧也認爲,上市銀行增加分紅頻次,從市場和投資者角度來看無疑也是一個積極信號。一方面,更頻繁的分紅可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對於那些尋求穩定現金流回報的投資者來說,增加了投資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這種做法也能增強市場對銀行盈利能力和財務健康狀況的信心,因爲它意味着銀行有足夠的盈利和現金流來支持多次分配。

此外,“一年多次分紅機制也有助於銀行更好地管理資本結構,適時調整,以應對市場變化。”餘豐慧指出,長期而言,銀行在考慮調整分紅政策時,應當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確保分紅政策的合理性和長期受益性。投資者也需更加關注分紅的可持續性、總額以及與銀行盈利能力的匹配度,而非僅僅次數的增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