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時隔4年,清華大學新增5名文科資深教授

時隔4年,清華大學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設立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文科資深教授首次擴員。

據清華新聞網2022年1月16日消息,1月11日下午,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座談會暨第二批文科資深教授證書頒發儀式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校長邱勇,校黨委書記陳旭,副校長楊斌、鄭力、彭剛,校長助理王宏偉出席座談會。會議由彭剛主持。

消息稱,2021年,美術學院王宏劍、人文學院張國剛、法學院張明楷、經濟管理學院陳國青、美術學院魯曉波(按姓氏筆畫排序)等5位教授入選清華大學第二批文科資深教授。

邱勇在講話中指出,2018年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產生以來,在傳承學術、弘揚傳統、激勵後學、倡導創新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今天第二批5位文科資深教授當選,這既體現了文科工作特別是人才隊伍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效,更彰顯了清華文科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

公開資料顯示,王宏劍,男,1955年生於河南靈寶,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曾爲河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省書畫院副院長、省政協委員,現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爲中國風格與西方傳統技巧相融合的現實主義油畫創作。

張明楷,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畢業於原湖北財經學院法律系,同年攻讀本校法學碩士學位,1985年留校任教,曾任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主任,1998年2月調入清華大學,現爲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

陳國青,男,1992年獲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現爲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經濟管理學院講席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爲商務智能與大數據、電子商務與決策支持、IT戰略與管理、模糊邏輯與數據模型等。

張國剛,男,1956年生,安徽宿松縣人,1988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曾爲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2004年調入清華大學,現爲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爲中國古代史、隋唐史、中西文化關係史、西方漢學史等。

魯曉波,男,1959年生於湖南株洲,1982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信息藝術設計系主任,現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力於在信息藝術設計、工業設計教學和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藝術創作和設計實踐。

4年前,清華大學於2018年1月宣佈正式建立文科資深教授制度,首批18位學者獲此殊榮。

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名單(按年齡長幼排序):李學勤、韓美林、杜大愷、柳冠中、王明旨、劉巨德、彭林、吳潛濤、李強、陳來、閻學通、胡鞍鋼、謝維和、錢穎一、崔建遠、萬俊人、薛瀾、汪暉。

據清華大學新聞網介紹,文科資深教授是清華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設立的最高學術榮譽稱號,每兩年評選一次,採取提名推薦制。首批18位文科資深教授來自8個文科院系13個一級學科,平均年齡68歲。獲選文科資深教授的基本條件包括:在清華任職時間不少於5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5年以上、參評當年的年齡原則上滿60週歲的清華在崗教師;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政治立場堅定,思想品德高尚,立德樹人,學風端正,治學嚴謹;在本學科領域做出系統性、原創性學術成就,享有崇高的學術聲望和社會影響,是所在專業領域公認的優秀學者;爲學校發展、學科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

目前,我國的院士制度只設立在理工農醫等學科,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一直沒有與之相當地位和影響的學術稱號。2003年,教育部啓動實施“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提出“鼓勵高校從實際出發設立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崗位,並給予與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院士相應的待遇”。此後,國內部分高校相繼實施文科資深教授或一級教授崗位制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