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周𬱖

在2021年两次全面降准以及1月17日下调MLF利率和逆回购汇率后,市场对下一步降准降息的空间格外关注。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建议,下一步观察利率要有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看实际的贷款利率变化,也就是说直接看结果。

“2021年以来央行通过持续优化LPR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增强信贷市场竞争性,有效推动了实际贷款利率在上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继续稳中有降。2021年全年企业的贷款利率为4.61%,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刘国强表示。

另外一个角度要看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也就是分析原因。

“LPR是由报价行根据对最优质客户的实际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报价形成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等因素都会影响。LPR的报价,还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以及存款利率监管等等,对资金的成本也会产生影响。”

他表示,2021年以来,央行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7月和12月两次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去年6月优化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12月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带动去年12月一年期LPR下降了0.5个基点,就是银行的资金成本下降,所以贷款的利率也会相应被带动下降。

今年1月17日,央行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推动7天期公开市场操作和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的中标利率都下降了10个基点,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也相应的下行。

“1月20日,商业银行会给出最优的贷款报价利率,当然报多少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想商业银行会对资金成本等各种因素比较敏感,会及时考虑最近的因素、捕捉最新的因素、参考最近的因素进行报价。“

谈及降准,刘国强表示,2021年央行分别于7月和12月两次全面降准后,当前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利率降至8.4%,“这个水平已经不高了,无论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还是与历史上的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都不高了,也就是说下一步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变小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还有8.4%,变小了不等于说变没了,而且我们跟发达经济体比,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也是比较高的,所以空间小了,但仍然还有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