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周頔

在2021年兩次全面降准以及1月17日下調MLF利率和逆回購匯率後,市場對下一步降準降息的空間格外關注。

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建議,下一步觀察利率要有兩個角度,一個角度是看實際的貸款利率變化,也就是說直接看結果。

“2021年以來央行通過持續優化LPR改革,暢通貨幣政策傳導,增強信貸市場競爭性,有效推動了實際貸款利率在上年大幅下降的基礎上繼續穩中有降。2021年全年企業的貸款利率爲4.61%,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最低水平。”劉國強表示。

另外一個角度要看影響利率的因素有哪些,也就是分析原因。

“LPR是由報價行根據對最優質客戶的實際貸款利率市場化的報價形成的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等因素都會影響。LPR的報價,還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以及存款利率監管等等,對資金的成本也會產生影響。”

他表示,2021年以來,央行加大跨週期調節力度,7月和12月兩次降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去年6月優化存款利率的自律管理,12月降低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銀行的資金成本,帶動去年12月一年期LPR下降了0.5個基點,就是銀行的資金成本下降,所以貸款的利率也會相應被帶動下降。

今年1月17日,央行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推動7天期公開市場操作和一年期中期借貸便利的中標利率都下降了10個基點,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利率也相應的下行。

“1月20日,商業銀行會給出最優的貸款報價利率,當然報多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想商業銀行會對資金成本等各種因素比較敏感,會及時考慮最近的因素、捕捉最新的因素、參考最近的因素進行報價。“

談及降準,劉國強表示,2021年央行分別於7月和12月兩次全面降準後,當前金融機構平均存款利率降至8.4%,“這個水平已經不高了,無論與其他發展中經濟體,還是與歷史上的存款準備金率相比,存款準備金率的水平都不高了,也就是說下一步進一步調整的空間變小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還有8.4%,變小了不等於說變沒了,而且我們跟發達經濟體比,法定的存款準備金率也是比較高的,所以空間小了,但仍然還有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