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大手筆佈局,元宇宙風口再起?丨一大板塊

撰文/陳萬山 王雨婷 明小天

編輯/董雨晴

687億美元,全現金交易,2022年1月18日晚間,全球科技領域迎來了一筆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案。

當事方是全球互聯網巨頭微軟,與承載了一代人青春的遊戲公司動視暴雪,前者計劃完成對後者的收購。微軟方面稱,交易完成後,按營收計算,微軟將成爲僅次於騰訊和索尼的第三大遊戲公司。此次收購將加速微軟在移動端、PC端、遊戲主機以及雲端的遊戲業務增長,並將助力元宇宙業務的發展。

對於中國玩家來講,動視暴雪的名字並不陌生,它是經典之作《魔獸世界》《爐石傳說》《暗黑破壞神》《使命召喚》等遊戲的製造商,陪伴一大批中國玩家走過青春時期。

只不過,如今的動視暴雪已不比當年。與資本搏鬥了數年的它,如今面臨着業績和口碑雙滑坡的窘境。微軟的一筆鉅額收購,似乎讓動視暴雪和它旗下那些明顯上了年紀的IP重新煥發了希望。消息一出,暴雪玩家們奔走相告,動視暴雪股價更迎來大幅上漲。

而對於不差錢的微軟而言,更大的佈局與構想正在醞釀中。

暴雪再次賣身

“微軟要是能把暴雪手裏一衆IP救活,那可真是天神下凡了。”“看到新聞的時候我失去語言功能兩分鐘。”

微軟宣佈收購動視暴雪的消息發出後,國內著名遊戲玩家社區NGA精英玩傢俱樂部炸開了鍋。最早NGA作爲魔獸世界非官方論壇,如今已經發展成爲一個以魔獸世界爲主、主要覆蓋暴雪遊戲的玩家論壇。暴雪遊戲玩家在這裏抱團,收購新聞發出後,諸如以上評論在短短几小時內極速翻滾近千條。

在大部分的暴雪遊戲玩家看來,對於此番收購,手握大筆現金的微軟就像是從天而降的“天神”。

會有如此言論,也在於動視暴雪目前岌岌可危的發展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1979年,動視公司成立。2007年,動視與暴雪娛樂的母公司維旺迪遊戲合併成動視暴雪。隨後,2015年,動視暴雪宣佈收購國王數字娛樂公司,形成了如今的動視暴雪。

目前動視暴雪的主要業務分爲三大板塊,分別是動視、暴雪娛樂以及國王。三大板塊均有自己的定位和價值。其中,動視手握大遊戲IP《使命召喚》,暴雪則有《魔獸爭霸》《暗黑破壞神》《爐石傳說》《守望先鋒》《魔獸世界》和《星際爭霸》等一衆知名IP,而國王是移動端遊戲開發者,旗下有手機遊戲《糖果粉碎傳奇》(Candy Crush)。

幾個板塊之中,最具有話題性的也是暴雪娛樂。1991年,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三位畢業生聯手創辦了這家公司,起初它有着一個不爲人知的名字——硅與神經鍵,其出品的精品系列《魔獸爭霸》與《暗黑破壞神》屢創佳績,爲其賺足了資本籌碼,當時投入30萬美元製作的《魔獸爭霸II》,發售四個月就賣出了50萬套。

更加顛覆性的創作是在1997年,暴雪娛樂創立了在線服務器“戰網”,拉開了網絡遊戲大戰的狂歡。1998年,暴雪發售《星際爭霸》,全球遊戲玩家掀起了在戰網“爭霸”的熱潮。當年度,戰網註冊用戶達到了875萬。

實際上,基於暴雪共享的《魔獸爭霸》引擎,一位名叫IceFrog(冰蛙)的開發者開發了一張名爲《魔獸爭霸III: 冰封王座》的地圖,也由此塑造出了人們現在熟知的MOBA類遊戲《DOTA》,可以說它也是《王者榮耀》的“老祖宗”。

以上種種都奠定了暴雪娛樂在全球遊戲行業的地位。曾幾何時,人們用“暴雪出品,必屬精品”的論調來肯定暴雪娛樂打造遊戲的高階品質。

但這個神話在近幾年間逐漸瓦解,相較於暴雪此前的光輝履歷,自2014年其研發的《泰坦》項目被宣佈流產以來,暴雪就未再發布過任何一個新IP,而是更多的打造重製版,不斷對老IP進行翻新。不過其最近發佈的兩款遊戲《魔獸爭霸3:重製版》以及《暗黑破壞神2:重製版》未能給IP積累更多新口碑,兩款遊戲在知名遊戲評分網站metacritic上的評分僅爲0.6分和2.9分。

除去新產品的不受歡迎,暴雪還深陷性侵醜聞之中。

動視暴雪在過去幾個月因公司高管發生性騷擾等報道陷入爭議,公司內部一點兒也不安定。直到本週,動視暴雪纔對外表示,在調查後已經解僱數十名高管。自去年11月以來,動視暴雪已解僱37名涉及性騷擾或其它不當行爲的員工,另有44人面臨其它形式的紀律處分。此前,動視員工還因裁員、性騷擾等問題舉行過罷工。

暴雪聯合創始人Mike Morhaime在發佈聲明承認了這些問題的存在不久後,也卸任了公司總裁一職,在此之前,他已經在公司任職了20年。這也意味着,屬於暴雪的一個時代過去了。

對於動視板塊而言,手握的大招《使命召喚》累計銷售額早在去年便突破了4億套,前作《使命召喚16:現代戰爭》達到了超過3000萬套的銷量,最新作《使命召喚17:黑色行動冷戰》創下了使命召喚系列全球首日銷量最高的紀錄,贏得了不錯的效果,這讓動視板塊的情況顯得並沒有那麼糟糕。但自2003年開始發售第一款《使命召喚》系列遊戲以來,這一IP也已經走過了19年,仍然面臨如何持續造血帶給玩家新鮮感的問題。

2021年11月《使命召喚:先鋒》發佈不久後,一位遊戲評論家在對《使命召喚:先鋒》評論時說道:“它的彈出窗口、圖標和菜單亂七八糟,它讓我想起了 Facebook,它渴望提供大量無意義的通知。”在評價《使命召喚:黑色行動冷戰》時則將其殭屍模式描述爲“一個已經滾動了十多年的醜陋雪球”。 

因此,無論是動視暴雪內部受困於員工壓力,還是外部商業化的一次次滑鐵盧,微軟在動視暴雪“內外受患”時選擇收購,也爲自身增加了談判籌碼。

即便如此,微軟給的價格並不低。據悉,微軟將以95美元價格收購動視,而在2019年1月,動視的股價僅有44美元,2012-2013年,這個數值只有10美元左右。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Q3,動視暴雪第三季度營收約20.7億美元,略高於去年同期,也好於市場預期。不過其2021年全球月活用戶已經從Q1的4.35億縮減至Q3的3.9億。受此利好消息影響,動視暴雪盤前大漲37%,截至當日收盤,每股價格爲82.31美元,漲25.88%。

出手闊綽的微軟在想些什麼?

按照95美元/股的現價,微軟此番收購動視暴雪(包括動視全球遊戲工作室及其近 10,000 名員工)預計將合計花費68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4365億元。

即便是對於市值有着2.27萬億美元的微軟來說,這也是一筆鉅款,而且微軟採用的是全現金交易。據macrotrends發佈的截至2021年6月的數據,微軟在2021年的現金儲備大約有130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這次交易將花掉微軟口袋裏超過一半的錢。687億美元,如果全換成100美元的鈔票,長度能繞地球2.67圈,快趕上香飄飄繞地球的次數了。

對於微軟爲何花費如此大價錢收購動視暴雪,業內衆說紛紜。一種聲音認爲,這是微軟縱深佈局遊戲產業的必然,也是微軟佈局元宇宙的長期願景使然;其次,微軟選擇在這一時間點宣佈收購,也十分巧妙;雖然微軟花了大價錢,但和重塑行業生態相比,依舊是個性價比極高的選擇。

當然,這不是微軟首次涉獵遊戲領域。

微軟曾在 2014 年以 25 億美元收購了總部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電子遊戲開發商Mojang,這家公司曾開發過《我的世界》等知名遊戲。去年,微軟又耗費75億美元收購遊戲製造商貝塞斯達。不過,這一次的金額之高,仍然被業內稱爲“史上之最”。

從更宏觀視角來看,這筆交易還體現了微軟的長期願景,它也預示着微軟和Meta(前Facebook)在元宇宙領域的競爭還在繼續升溫。

這筆交易無疑將加速微軟的雲遊戲賽道的佈局。據報道,該公司希望將 Xbox 社區推向全球的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及其他設備。而來自動視的熱門遊戲也將提升微軟在移動遊戲領域的地位。一位分析師曾表示,“收購動視暴雪將有助於啓動MSFT更廣泛的遊戲業務,並最終進入元宇宙,在我們看來,遊戲是元宇宙的第一個貨幣化部分。”

事實上,微軟及其CEO薩提亞·納德拉是第一位公開承認元宇宙價值的大型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2021年3月,微軟公佈了基於Azure雲端技術的Mesh平臺,這一提法比Meta CEO馬克·扎克伯格更早。隨即在2022年1月,微軟表示其在“將AT&T的5G雲和核心網轉移到微軟的Azure”業務方面已經取得了進展。

此消息也給微軟在主機市場的最大對手Sony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索尼集團股價1月18日在東京股市下跌了9.6%,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跌幅。目前,索尼的PS5銷量已經達到了1760萬臺,而微軟的Xbox Series X/S銷量仍在一千萬臺左右徘徊,爲1173萬臺。

正如微軟收購的另一遊戲廠商Bethesda(B社)創始人Christopher Weaver所說,“世界上已經證明自己的3A遊戲廠商是有限的,微軟擁有了之後,那麼索尼就再也得不到”。微軟旗下游戲公司Xbox在此前也已宣佈,將於2022年11月11日發售的B社新遊戲《星空》只會登陸Xbox和PC平臺,不會上線PS平臺。

微軟在遊戲方面的招兵買馬,也實打實爲微軟帶來了回報。據悉,2021 年 1 月,隨着 Xbox Series X 和 Series S 遊戲機的巨大需求,微軟的遊戲收入首次超過 50 億美元。而此次收購,微軟也將通過增加動視暴雪遊戲以及隨之而來的近 4 億月活玩家,來推動微軟遊戲業務發展。

有相關人士認爲,如果此次交易獲得批准,將意味着如迪士尼等傳統公司將失去一次重要轉型機會。

有分析師稱,即使傳統資產逐漸消失,遊戲也能讓迪士尼等公司與年輕觀衆保持聯繫。但想要收購卻需要考慮市值,即使對於市值在 2000 億至 3000 億美元之間的迪士尼等公司來說,花費687億美元收購一家遊戲公司依舊艱難,但對於市值爲 2.3 萬億美元的微軟來說,則不算喫力。

還有分析人士認爲,“微軟的交易還表明,訂閱模式是遊戲的未來……”在微軟公司以天價收購動視暴雪公司之後,全球遊戲股正在上漲,此舉可能有助於在 2022 年開局不順之後活躍科技行業。美國Electronic Arts Inc.、Roblox Corp.、法國的Ubisoft Entertainment SA和波蘭的CD Projekt SA 股價隨後飆升——其中一些正在被談論爲潛在的收購目標,這提高了人們對該領域更多交易的預期。 

與資本纏鬥的這些年

儘管微軟或將帶給動視暴雪更多新的發展希望,但這仍舊讓人們想起了屬於暴雪這家公司的一段資本血淚史。

其與資本的博弈,早在1998年被維旺迪收購時就開始了。

1996年,暴雪因《正義聯盟超人格鬥》與當時的Condor Games結緣,並將其納入麾下,便有了後來成功開發出《暗黑破壞神》的北方暴雪。兩家公司的結合,出於對遊戲同樣近乎瘋狂的熱愛,旨在聯合爲玩家研發出更好玩的遊戲。

可好景不長,1998年暴雪正式被資本巨頭維旺迪收編,與成立於1979年的以出版開發爲主營業務的雪樂山共同組成了維旺迪遊戲。

維旺迪的商業底色與北方暴雪完全不同,作爲業內的資本巨頭,維旺迪在乎的並非情懷,而是金錢。暴雪在歸屬於戴維森夫婦時期,所享受的自主發展權,在很大程度上被追求“收益爲王”的維旺迪方面所限制,遊戲研發環節多次受到資本的干涉。

暴雪的宗旨從來都是打造好玩的遊戲,“遊戲性”一直是暴雪視爲生命的東西。爲此,他們可以允許員工在公司打上一整天電競,甚至可以接受遊戲中部分不合理客觀規律的場景設定。但維旺迪對開發的插手直接突破了暴雪的底線,《暗黑破壞神》製作團隊的四名核心人員,在2003年找到公司管理層,以辭職的方式試圖換取開發上的自主權。

但他們未能如願,維旺迪沒有做出絲毫挽留和讓步,暴雪與資本的博弈也遠沒有結束。

2007年,暴雪迎來的是僅次於EA的北美第二大遊戲開發商動視,一家同樣迷戀財富的“遊戲公司”。維旺迪遊戲部與動視在資本的“包辦”下合併成爲“動視暴雪”,至此,暴雪身不由己地走上一條有違其初心的商業化道路。

事實上,暴雪與動視做遊戲的初衷都是源於熱愛,只不過前者熱愛的是遊戲本身,而後者熱愛的則是遊戲背後的收益。

由於賬面營收不佳,暴雪在合併後徹底失去了匠人式打造精品遊戲的空間。以2020年爲例,動視暴雪財報數據顯示,動視營收39.42億美元,利潤率47%;而另一邊的暴雪營收僅19.05億。利潤率僅36%,甚至低於集團旗下手遊公司KING 40%的利潤率;2600萬的月活用戶,在KING 2.4億的數據面前,也顯得勢單力薄。業績倒數的暴雪,徹底失去了在遊戲開發領域的話語權。

暴雪團隊不得不按照動視的常規操作模式,重製原有大IP,持續上新手機遊戲,以開拓用戶市場。大幅縮短的製作週期,加快了資金回籠速度,滿足了動視暴雪的盈利需求,卻擠走了暴雪的創始團隊。

據此前媒體報道顯示,暴雪三位創始人中的兩位都先後於2019 年 4 月和7月出走,僅剩 Allen Adham 一人仍在公司。

Morhaime與暴雪脫鉤後創立了新的遊戲公司——“夢想港灣”。從這幾個字中,人們得以窺見,暴雪創始團隊在與資本長達數十年的博弈後,仍舊堅持了其最初追求的價值理念。

一羣熱衷創造,享受遊戲的創始人,堅持着一場玩家體驗至上的冒險之旅。

價值觀的根本性分歧,使動視暴雪的經營中充斥着資本與遊戲的撕裂感,一面是精益求精的暴雪開發團隊,一面是金錢至上的動視商務部門。今天,距離動視暴雪回購股票成功“贖身”已經過去9年,這種撕裂感仍然沒有得到緩解。一定程度上看,微軟仍舊是資本的代表。

根據協議,動視暴雪CEO鮑比·科蒂克(Bobby Kotick)雖然因公司內部的文化問題而面臨辭職,但他將在過渡期間繼續擔任首席執行官。微軟方面表示,動視暴雪作爲一家公司將在交易完成後向微軟的 Xbox 老闆 Phil Spencer 彙報,這意味着 Kotick 可能會在過渡後離開。微軟表示,預計將在 2023 財年完成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