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地先後入局!地方徵信平臺銜枚疾進,破解中小微融資難題

來源:北京商報

新年伊始,地方性徵信平臺建設正在加速推進。1月19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央行成都分行於1月18日發佈關於對四川徵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徵信”)企業徵信備案的公示。這也是2022年以來,繼深圳、上海後,第三個在地方性徵信平臺建設方面展現新動態的地區。在業內人士看來,地方性徵信平臺的建設能夠結束地方數據無序開放的情況,切實解決當地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三地先後入局

根據央行成都分行披露的信息,四川徵信註冊資本5億元,由四川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金控”)出資49380萬元,持股98.76%;遂寧興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620萬元,持股1.24%。公司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爲張宏宇。

在經營範圍方面,四川徵信主要圍繞企業徵信業務開展企業管理諮詢、企業信用修復服務、企業信用管理諮詢服務以及企業信用評級服務等。

更早之前,央行上海分行於1月11日公示了上海市聯合徵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聯合徵信”)企業徵信機構備案情況。信息顯示,上海聯合徵信註冊資本2億元,由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上海聯合徵信黨委書記、董事長爲周小全,總經理爲蔣瑋芳。

深圳徵信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徵信”)則於1月10日正式完成備案。根據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介紹,深圳徵信由深圳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全額出資,註冊資本2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央行一直致力於規範徵信行業發展,而早在2020年,央行在部署當年徵信重點工作時,便提出要抓住戰略機遇,推動地方徵信平臺建設,完善“全國+地方”雙層發展體系。2021年,央行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動地方徵信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再次明確加快推進地方徵信平臺建設。

除了前述地區外,全國還有多個省市正在積極推進地方徵信公司建設。例如,央行蘭州中心支行在2021年12月對甘肅徵信股份有限公司備案企業徵信機構進行了公示,該公司股東包括甘肅金融控股集團、甘肅股權交易中心等。央行瀋陽分行也在同月披露,在繼續完善現有地方徵信平臺基礎上搭建省級地方徵信平臺,實現多個城市地方徵信平臺信用信息共享共建。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各地建設省、市級地方徵信平臺分別爲10家、40餘家,支持65.38萬戶小微企業獲得信貸2.34萬億元。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指出,我國正在形成多層次的徵信體系,通過從國家到地方徵信平臺的建設,完善、豐富徵信體系,以徵信系統督促市場主體合規守法,爲建立信用契約型社會提供助力,有利於社會誠信體系的形成。

“地方徵信平臺的設立能夠非常好地對應央行規劃中關於數據的發展目標,針對地方實際情況形成可用、穩定的數據產品,並向金融行業有序合規開放,能夠給金融機構提供系統的、準確的、合法合規的企業數據,推動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江蘇蘇寧銀行金融科技高級研究員孫揚進一步解釋道。

破解中小微融資難題

從各地方徵信平臺的股東背景和業務範圍來看,相關機構背靠所在地國資企業,由多方監管部門協力推進,主要通過歸集、打通地方企業、民生、公共事業等領域數據,形成徵信產品和服務,以此爲金融機構賦能。

在深圳徵信的建設中,採用的就是“政府+市場”的建設模式,圍繞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歸集分散在各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之間的企業信用信息和相關經營管理數據。截至1月10日,深圳徵信已完成對37個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5.42億條涉企信用數據的歸集,實現深圳380多萬家商事主體全覆蓋。

孫揚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地方政府和相關行業過往已經有一些零散的數據開放動作,但還是面臨數據收集、使用不夠規範和標準的問題,金融機構在調用數據時,還需要重複開發接口或多頭對接。相較於地方建設大數據平臺,地方徵信平臺“持證上崗”,是在央行的徵信管理規定之下歸集數據,面向金融機構標準化、合法合規地進行數據開放。同時,地方性徵信平臺也將結束地方數據無序開放的情況,能夠讓地方政府實現統一的規劃、經營區域的企業數據。

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通過地方徵信平臺,就可以精準調用小微企業數據並進行後續授信工作。盤和林表示,地方聚焦的信息維度和國家、企業徵信的維度各不相同,如地方徵信更加關注養老、社保、稅收,有些數據不適合市場主體獲取。此外,地方徵信平臺可以通過深化數據歸集、加工整理,推動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對中小企業信用通過不同維度數據的採集,強化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