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機器人密度比肩德國,上海搶佔數字經濟新賽道有何深意?|數讀上海2021

一組最新公佈的數據揭示了上海自動化生產的程度。

上海重點產業機器人密度達到383臺/萬名工人,高於全國246臺的平均水平。如果將這一指標對標全球來看,已經超越排名第四的德國(371)。而上海機器人密度最高的一家公司,更達到了980臺/萬人,和排在第一的韓國(932)相當。

作爲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工業機器人密度代表着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自動化生產程度,是經濟數字化轉型中的重要參考,更是當前經濟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主賽道。在GDP破4萬億,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的階段,上海也在找尋新的賽道和增長空間,實現“跳變”,形成“第二曲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韋柳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在數字化時代,上海正在聚焦如何去提升數字化生存能力,以及對產業的改造。另外結合區域城市定位來看,上海也需要把這些標杆或是能力進行對外輸出。“我國現在強調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產業數字化需要更多服務能力的積累,這些能力的積累需要有這種領先的地區先去探索,繼而把相關經驗積累沉澱,然後對外輸出。”

搶佔新賽道上海做了什麼?

在城市數字化轉型三個領域中,經濟數字化轉型是高質量發展的主力擔當。不少傳統企業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到來之前,試圖找到新的賽道和增長空間,實現“跳變”,形成“第二曲線”。“第二曲線”形式多樣,有的是從C端向B端開拓,有的從硬件向軟件開拓,有的是產品本身的迭代。但無論如何,都有一條重要經驗,即對存量業務有深刻的理解和挖掘。

業內專家認爲,智能工廠是當前經濟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主賽道。區別於傳統工廠,智能工廠將數字化技術與智能裝備進行深度融合,把數據作爲重要的生產要素,從而創造出特別的競爭力。

在位於上海北部嘉定區的上海新時達,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正在批量生產和組裝“自己”。這家已成立20多年的上海本土企業,是上海機器人密度最高的公司。

“我們上海的4家工廠都在往數字化工廠發展,現在的機器人密度已經在近千臺/萬名工人。”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武玉會告訴記者,除了硬件的自主化,最近幾年他們更多是在自主工業軟件方面的投入,例如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

從嘉定往東走,在上海浦東金橋,上汽延鋒半個足球場大的車間基本看不到幾位工人,一個個機器臂正在忙碌作業。

上汽延鋒副總經理陸凱對第一財經介紹,他們從15年前投產之時,就開始沿着數字化的邏輯探索優化,如今設備已達到60%的互聯。數字化的實踐也讓公司綜合效率提升30%,經濟效益提升30%,場地節約30%,“這些數字化模式正向我們全球240個基地輸出”。

“隨着上海以智能工廠建設推動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深入發展,對於製造企業而言,土地不再那麼強粘性,因此有不少高端智能製造企業落戶上海。2021年上海工業增加值預計突破1萬億元,成爲全國首個工業增加值過萬億的城市。”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平說。

剛剛過去的2021年,上海已建成2家國家級標杆性智能工廠、5家市級標杆性智能工廠、40家市級智能工廠。根據《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十四五”規劃》,在經濟領域,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比例要達到80%,建設標杆性智能工廠200家。

上海瞄準的,不僅僅只是智能工廠和應用場景。因爲智能工廠往往位於相關產業鏈核心地位,所以對上下游的軟硬件產品以及關鍵技術都將起到帶動作用,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

賽迪顧問業務總監高丹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正面臨着全球供應鏈不穩定的挑戰,更凸顯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重要性。她解釋,ICT產業和數字經濟產業技術更迭很快,而我國目前數字經濟的優勢在應用端,因此更需要將應用端的優勢嵌入和反饋到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方面,加快對關鍵核心技術的應用,並形成以中國企業爲主的生態圈。

2022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經濟數字化,今年將推動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提升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安全軟件等供給能力,建設一批大數據、區塊鏈等開放服務平臺,加快培育一批在線新經濟龍頭企業,啓動建設虹橋在線新經濟生態園。推動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打造30個製造業數字化賦能平臺,建設數字孿生企業,新建40家示範性智能工廠。

武玉會告訴記者,在機器人、智能製造領域,我國目前更多是以機器人爲鏈接的智能製造生產線的解決方案,但是國際巨頭不管是西門子還是施耐德、霍尼韋爾,更多屬於軟件帶動硬件。因此我們也需要意識到這種差距來加強,提升軟件水平。

不久前,工信部發布了第五批國家級“智能製造標杆企業”,8000多家申報單位中11家企業獲選,其中上海有兩家企業,成爲全國上榜最多的城市。

第一財經從上海市經信委獲悉,爲加快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上海產業部門已在制定新賽道佈局方案,尤其要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領域發力,同時有針對性地對智能終端進行支持和培育。

在韋柳融看來,在已有基礎上,建議上海進一步加強數字技術核心技術的開發,“這對賦能全國、對整個國家數字經濟的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而且上海要利用好人才優勢,培養融合型的人才。”

上海不只有最快網速

如果說產業數字化是驅動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賦能實體經濟的關鍵,與信息化相關的數字產業化,則是基礎。

那麼上海有哪些優勢呢?

領先的5G佈局,最強AI“大腦”,數字經濟人才,還有豐富的應用場景……

以5G爲例,作爲“新基建”之首,不僅能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其他新型基礎設施提供重要網絡支撐,而且將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賦能各行各業,成爲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上海作爲5G發展的領先城市之一,是第一個三大運營商進行5G佈局的城市,也是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全國主流5G核心人才佔比超52%。

2022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1年,上海累計建成5G室外基站5.4萬個,推進雙千兆示範應用超過700項。積極培育15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成40家智能工廠,啓動建設首批7個數字化轉型示範區,形成11個數字生活標杆場景。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城市最強“大腦”方面,商湯、騰訊都將華東區域的超算中心放在了上海。

最近,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落戶臨港新片區的商湯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工程收尾。

這座宛若芯片的建築建成投產後,將提供大規模彈性算力,1天內即可完成1000億參數模型的完整訓練,並支持百億級參數計算機視覺大模型的訓練。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楊帆對第一財經表示,這個是集大規模AI算力、工業級AI算法、開放式AI服務於一體的城市級AI計算平臺,也是華東地區首個落地運營的超大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上海乃至長三角區域是傳統重型工業和製造業最集中、發達的區域,這些產業都面臨轉型升級。激活這些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會對整個經濟產生很強的槓桿促進作用,中心未來將深入長三角地區等業務場景,爲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提供核心驅動力。”楊帆說。

除了算力平臺,AI技術也開始應用於新藥研發。維亞生物科技控股集團(下稱“維亞生物”,01873.HK)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毛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AI已經應用於靶點發現、化合物合成、化合物篩選、晶型預測、臨牀試驗設計、藥物重定向等新藥研發的各個環節,有助於降低藥物研發的成本和週期,加速新藥的研發進程。

韋柳融也認爲,不管是集成電路還是這幾年上海力推的人工智能,以及原來的互聯網產業基礎,上海在數字產業化方面的既有優勢,也爲進一步提升數字化的生存能力以及提升對產業的改造打下了基礎。

數據要素市場的“上海模式”

除了新基建和產業數字化的成果,上海在去年11月25日正式揭牌了上海數據交易所,並啓動全數字化交易系統,推動數據要素流通、釋放數字紅利。

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副處長山棟明表示,交易所雖然放在了上海浦東,但是這個國家級數據交易所是服務於全國的。“也許未來某一天我們能夠在上海完成交易,在倫敦完成交付。”

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復旦大學教授黃麗華對記者解釋說,數據資源每天都在產生,但是數據價值的發揮還比較有限。如何釋放數據生產要素價值,賦能經濟增長和高質量轉型發展,這不只是上海或是中國其他城市的問題,也是全國乃至全球都面臨的問題。

她還特別強調了數據的跨境流動的重要性。上海作爲對外開放的窗口,國際貿易中心、國際金融中心背後都意味着大量數據要流動,數據流通的過程中全球參與者都可以一同來參與。“此外,在未來數字經濟發展中,中國還應該起到一個引領作用。”

在加快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同時,上海也在完善數據產業頂層設計和數據要素立法。

去年11月公佈、今年1月1日實施的《上海市數據條例》,聚焦數據權益保障、數據流通利用、數據安全管理三大環節,結合數字經濟相關市場主體的發展瓶頸,最大程度促進數據流通和開發利用、賦能數字經濟和社會發展。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近日表示,《條例》的出臺,標誌着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1+1+3+3”政策框架已初步建立。他介紹,上海作爲超大城市,要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必由之路,既要靠法律、制度,也要靠數據技術。

吳清說,在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方面。《條例》明確提出要建設上海數據交易所和國際數據港,目前,上海數據交易所已揭牌成立,國際數據港建設也有新進展。作爲上海數據要素市場的兩大重要載體,將加快推動上海成爲國內數據要素資源集聚地和全球數據匯聚流轉樞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