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減持京東股票,是不看好京東還是另有深意?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郭德帆

來源/陸玖財經(ID:liujiucaijing69)

美團和拼多多,有沒有在騰訊2022年調倉減持的計劃之中?這個問題,在京東被騰訊減持之後,成爲了討論最多的話題。

一家企業的價值,包含現實價值和未來價值。去年中概股的暴跌,就是市場順應了宏觀,砍掉了各家的未來價值,露出了市場願意承受的現實價值。

這一輪的下跌,包含了三個部分,宏觀因素,行業因素以及企業自身價值因素。

每一家下跌的因素各不相同,阿里巴巴、美團、滴滴屬於一類,貝殼以及K12系列屬於一類,拼多多、快手屬於一類。

除了京東之外,騰訊還會繼續調倉哪家?目前騰訊在各家的佔股比例約爲:美團17.2%,拼多多15.6%,貝殼11.5%,滴滴6.4%,快手21.49%。

無論如何,下一個十年,騰訊投資,必定繞不開硬科技。

劉強東當年的豪言成了真   

減持京東,本質就是迴歸投資邏輯。退出,原本就是投資的一個環節。並且,京東已經四平八穩了。

劉強東當年,有一個講話充滿了火藥味和預見性,他認爲隨着社會的進步,自己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光明,有些人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黑暗,一些模式是見光死。

很不巧,現實回應了這位宿遷走出來的真正草根互聯網大佬。京東在2021年扛住了這一波下跌,用不到20%的下跌領跑了電商行業,雖然自己也有損失,但是別人已經快進ICU。

但是,隨後2021年12月23日,騰訊做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宣佈將所持有的約4.6億股京東股份作爲中期股息派發給騰訊股東,騰訊對京東持股比例將由約17%降至2.3%,退出大股東行列,隨後京東美股一路下跌至62美金(近期又開始小幅回彈)。

作爲騰訊開始投資生涯之後,早期的大手筆案例,京東是整個騰訊投資佈局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時候的減持,意味深長。

我們從三個維度來看這次減持。

首先,從業務的角度來看,京東已經不具備指數型增長的可能性,旗下業務和資產,除了數科以外,能上市的基本都分拆上市了,屬於業務成熟型企業,商業模式清晰。

業務成熟之後,就不再可能產生指數型的增長,也就到了所謂投資收穫期。

其次,行業的角度來看,目前整個傳統電商行業,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定,京東拿住了客單價最高的一部分用戶,但是平臺型企業不再是下一個二十年鼓勵的發展方向,不屬於熱門投資領域。

正如,馬化騰前段時間的講話,騰訊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隨時可以被替換。

平臺型互聯網公司,經歷了去年的暴風驟雨之後,終於認清了自己的真實價值,僅僅是一個平臺而已,菜市場可以開在這裏,也可以開在那裏。真正的價值是技術驅動的,硬科技公司,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從投資回報率來看,京東2021年股價只下跌了不到20%,對於騰訊來說,減持部分依舊獲得了超過70倍的豐潤回報,行業前途不明朗的情況下,是減持的好時機。

第四,從騰訊自身業務來看,Web 3.0的前夜已經來臨,各方勢力都在磨刀霍霍,對於騰訊這種流量型公司來說,每一次流量載體的變革,都是它最脆弱的時候,就像蟬要脫皮。騰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大意,無論Web 3.0是不是所謂元宇宙,前提都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個時候,集中精力和資金抓住下一代互聯網的流量池,纔是騰訊最核心的任務。

但是,除了京東之外,騰訊手裏,還有一系列的互聯網資產,美團、拼多多、貝殼、滴滴、快手……這些資產,也會被一一減持嗎?

美團的想象空間還很大

留下美團,就是留住極致的快。也是留住線下。

快,還沒有價值最大化。美團在去年,是巨頭中新用戶增長最快的企業。

本質上,美團是一家缺錢的公司,2021年前三個季度,美團爲了追求增長,在包括社區團購這個大坑在內的新業務上,燒掉了超過280億現金,但是本身美團的盈利能力就不強,賺的都是苦哈哈的錢,這進一步加重了美團的資金壓力,根據三季度財報顯示,美團目前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509億元,與競爭對手阿里2722億元相比,略顯不足。

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來看,美團的生意,卻是目前騰訊投資版圖中,最有想象力的一塊。尤其是線下佈局,美團在實體經濟的結合上,在線下的交付上,有着獨特的優勢。

爲什麼判斷騰訊短期不會減持美團?

首先,最現實的一點,美團給騰訊目前帶來的回報率不夠,從投資到現在,回報率大概還不到10倍。美團是行業龍頭,龍頭的價值是值得期待的。

其次,從業務來看,美團擁有業內最強大的到店履約能力,以及在本地生活中,無人能及的地推能力,這些能力都是騰訊自身很難做到的,在線上流量見頂的如今,美團是少有能夠自產線下流量的企業。

第三,美團目前掌握的六億多的活躍用戶中,80%都是一二線城市中購買力最強的用戶,可以說美團用戶是唯一能夠與京東用戶的購買力媲美的用戶羣體,不過美團目前的客單價相對低,所以美團一直有個電商夢,要用目前的業務網絡,徹底顛覆掉目前城市電商的業務形態,達到所謂的萬物到家。

可以說美團比京東更有想象力的地方就是這裏,因爲美團有機會顛覆目前市場格局,這也是阿里爲何在這一塊死死盯住美團不放的原因。

阿里曾經有位高管私下與陸玖財經交流,在電商環節,拼多多從來不是阿里的戰略競爭對手,但美團是。

第四,下一代互聯網無論是什麼形態,本地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沒有了京東,騰訊還有拼多多,但是美團在本地生活的龍頭地位,無人可替,下一代互聯網一定是浸入式和極致快速反應,美團半小時上門的價值,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綜上所述,美團目前還處於業務上升期,沒找到舒服的姿勢賺大錢,能夠折騰的事兒一大堆,可想象空間很大,且相關風險的地方,靴子已經基本落地。任何一家投資機構也不會在這個時間段,放棄一家行業龍頭企業。

拼多多的價格實在不美麗

留下拼多多,就是留住極致的低價,低價就是高頻的交易。

拼多多是去年電商三巨頭,股價下跌最慘不忍睹的一家,跌掉了整整67%,遭受了各種打擊的阿里也才跌了49%。

很顯然,過去幾年,市場給予了拼多多過多的未來價值,坊間有人說,是不是黃崢故意讓股價持續下滑,畢竟業務量沒有下滑,也沒有遇到所謂宏觀壓力,但是陸玖財經認爲這個說法有點無稽之談。

爲什麼這麼說?資本過去幾年,爲拼多多買的單,就是高速增長的單,一旦增速放緩,甚至見頂,就是拼刺刀的時候,拼多多業務量雖然大,但是客單價低,掙不到錢。2022年市場不會再給燒錢的巨頭機會,因爲市場不再相信平臺型企業可以燒出來了。

幾乎所有人都在一夜之間明白了,這些電商平臺都像馬化騰所說的一樣,可有可無,曾經的阿里和京東已經就是電商的全部,拼多多還不是半路殺出?這就是印證了這一點,平臺就是菜市場,隨時可換。

既然如此,爲何陸玖財經還是判斷騰訊不會出售拼多多的股份呢?

首先,京東被減持之後,騰訊手裏肯定要有一個電商牌,減持京東,就相當於給拼多多喫了一顆定心丸。

經濟下行之後,拼多多這種低價套路的電商,交易頻次會越來越高,大家都沒錢了,也就不談什麼品質了,京東給微信支付帶來的交易頻次,與拼多多帶來的交易頻次,後者可能要遠大於前者。

也就是說,拼多多,未來大概率會是一家交易頻次很高,但是客單價低,利潤很薄的電商平臺,這對於它自身來說不美麗。但是對於騰訊來說,卻有很大的價值,畢竟拼多多與微信平臺之間的流量往來還是很多的,畢竟人家拼多多還是玩社交電商的。

其次,拼多多的流量飢渴度非常高,在電商三巨頭中,拼多多目前在推廣和補貼上的投入佔比都更高。2021年前三個季度,阿里、京東和拼多多的營銷費用率分別爲14%、3.76%和50.1%,也就是說拼多多用戶的相對忠誠度要差不少,在抖音上鋪天蓋地的9.9買iPhone和五菱MINI的廣告就可以管中窺豹。

相比而言,京東的流量飢渴度就會差一些,用戶復購率會優於拼多多。

微信能夠給的最大優勢是什麼?就是流量,從這個角度來看,拼多多比京東更需要騰訊。

第三,人人吐槽拼多多的用戶都在下沉市場,產生不了利潤,這恰恰也是拼多多的核心資產,整體用戶數量超越阿里,還坐擁中國錢最難掙的四億用戶,Web 3.0進一步拉近人們的距離,下沉市場的爆發力,怎麼能少了拼多多?

綜上所述,騰訊短期內,在傳統電商領域,還需要有存在感,畢竟在戰略層面,騰訊只有一個真正的競爭對手,就是阿里。

剩下各位,各有各的不幸

中國最龐大的互聯網投資機構,騰訊調倉的一舉一動,都聚集了業內人士的注視。

滴滴、貝殼、快手……這些資產會不會也有減持的可能性?

用托爾斯泰的一句話來概括一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滴滴,去年跌掉了64%,內在邏輯跟拼多多類似,且本身佔比就不高,騰訊佔股比例6.4%,目前的狀態,想也不要想了,靜觀其變吧。

如果後續發展順利,滴滴算是一個優質資產,畢竟是出行行業的絕對龍頭,佔據基礎服務的龍頭,不可能是目前這個價格。目前200億美元的市值,可謂低估中的低估。

另外,滴滴也有高頻交易的特性,在微信小程序的交易量非常大。

貝殼,去年全年跌掉了67%。

被整個房地產的低迷拖累,肉眼可見的未來,從人口結構來看,房地產都不會再有任何爆發的機會,但是貝殼這一輪的下跌,市場負面情緒過重,未來整個行業形勢趨於平穩之後,貝殼的業務還是會趨於平穩。

畢竟,從業務的角度來看,目前在住這一塊,沒有企業可以對貝殼造成影響,是絕對的行業龍頭。

但是,貝殼與騰訊的生態聯繫,相對較弱,價格穩定之後,被拋售的可能性,相對較大,如果騰訊不拋售貝殼,只能說明,騰訊在衣食住行這些基礎行業,都想穩定一個佔位。除此之外,別無理由。

快手,截至2021年港股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比上市首日開盤價跌掉了79%。

市場永遠願意給未來價值買單,快手過去幾年一直想破圈,尋找自我突破,但是屢屢受挫,就像美國當年的AT&T,或者現在的愛奇藝,尋求突破不成功之後,就會被市場無情地宣泄負面情緒,股價一瀉千里。但是,畢竟快手有着一個強大的對標產品,抖音。後者所在的字節跳動,很可能是騰訊未來最強大的敵人。

快手,上個季度的內部人事調整,以及一系列的對外態度,都在表明,這家企業正在尋求內部突破。瞭解這家企業的人都知道,快手的生態圈是相對封閉的。不玩快手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有哪些網紅,老鐵們的內部循環,也就是社羣屬性,也是快手在局部少有的優先於對手的競爭優勢。

對於騰訊來說,在自己做出趕超抖音的短視頻產品之前,快手的價值就會一直存在,且快手在下沉市場的佔有率,也是騰訊需要的。

但是,陸玖財經判斷,騰訊接下來一年,會在下一代互聯網,也就是Web 3.0相關的領域,加大投資:內容製作公司,硬件支持公司,都將會是主要的投資領域,尤其是硬件支持公司,騰訊上週被曝出收購黑鯊手機,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案例。

巨頭,終歸要引領未來,並最終創造真正的價值。

當然,一窩蜂地去投資硬科技,騰訊還是阿里,抑或是高瓴和紅杉,到底誰纔有真正的魄力,去爲投資週期超長的硬科技買單呢?真僞硬科技到底如何判斷呢?

這裏面,少不了掛羊頭賣狗肉的玩家。

擺在騰訊面前的投資之路,相比10年前,要難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