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程序員辭職南下廣東種藍蓮花 千畝蓮花基地年營收入400多萬元

近日,程序員辭職帶20位花樣奶奶種蓮花引發關注,1月2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上新聞主人公符波行,他表示,從程序員轉行做花商也是機緣巧合,陽東區合山鎮豐垌村白朗垌蓮花基地現在年收入在400萬至500萬。

90後程序員轉行做花商

符波行是一位90後,他自稱曾是華爲程序員,但技術類工作難以避免的枯燥卻令他心生煩悶。與此同時,內心渴望創業的他也始終在觀察和思考着各行業的發展動態和前景。在華爲工作不到一年後,他毅然辭職,來到廣東省陽江區,開始投入到花卉行業。符波行告訴北青報記者,從程序員轉行做花商也是機緣巧合。“我有一個朋友開花店的,2016年,我用互聯網通信方面的知識給花店做了一個線上產品展示銷售的小程序,然後驚奇地發現有一個女生一年365天有300多天都買了花。”正是這種浪漫的日常讓他大受震撼,他稱,“在那之前,我自己從來沒有購買過鮮花,我就覺得鮮花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

符波行表示,對於自己從華爲辭職南下廣東種花的這個決定,他的家人也比較支持。相對獨立

如今,符波行的花卉公司作爲以供應藍蓮花爲主的供應端,與各大平臺都有合作。自2017年到現在,已經從事鮮花行業近5年的他總結道:“傳統花卉行業的流通、消費以及花卉的覆蓋和使用場景仍存在很多侷限。很多三四線城市的人不是對浪漫沒有追求,而是沒有渠道,人們購買鮮花的習慣也要慢慢培養。”

至於爲什麼選擇種植藍蓮花,符波行表示,藍蓮花是亞熱帶作物,廣東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都適合種植,而且藍蓮花的種植要求簡單,在水塘中生長,一年四季可以保證持續產出,經濟效益較高。再加上藍蓮花一般白天見光就開,晚上會合起來,變化多,觀賞性強,另外水培可以存活5天左右,也相對好養。

藍蓮花種植地選址耗時兩個月 千畝地年營收入400多萬元

符波行表示,2017年底,他經過兩個月的選址,最終在廣東省陽東區合山鎮豐垌村租下了1000多畝地。“選址考慮的因素主要是交通運輸、氣溫、面積和水源。當初我就開着車沿高速公路的路線往南走,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

符波行稱,豐垌村周邊水源充足,土質優良,適合蓮花生長,剛好符合這幾個藍蓮花種植條件。但對豐垌村村民來說,藍蓮花卻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新鮮事物。

“我一提出來種藍蓮花,村民們都沒聽說過,他們不是鮮花的消費羣體,所以對鮮花完全沒概念,而且村民們之前是種香蕉之類的,不知道怎麼賣鮮花,也擔心會爛尾。”符波行告訴北青報記者,爲了讓村民們瞭解花卉種植,他後來帶豐垌村負責人來到了他位於廣州的公司,讓他們親眼見識到鮮花也是很好的經濟作物,並答應村負責人12年租期到期後,幫助把水塘復耕爲農田。

如今,符波行稱,豐垌村村裏有20多位奶奶基本每天都會來種植基地,做一些蓮花采摘後的分揀、包裝工作。“她們的日薪大概是150元,藍蓮花的成本是5毛錢一株,豐垌村蓮花基地這邊的人力成本一個月要20幾萬,土地租金是每年70萬左右,藍蓮花日均產量可以達到6萬隻,近幾年蓮花基地的年營收大約在400萬至500萬。”

1月28日,陽東區合山鎮豐垌村村支書鍾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2017年以來,村裏近1100畝的蓮花基地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我們每年收租金大概70萬,參與分揀、包裝的村民每個月也能拿到3000元到4000元的工資。”

創業 不是在解決問題 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

藍蓮花的種植之路並不是一馬平川,用符波行自己的話說,“種植、銷售、渠道,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問題需要解決。”他向北青報記者講述,疫情暴發初期的四五個月,鮮花市場封閉,藍蓮花的線下銷售基本停滯,線上方式,社區團購渠道也只能緩解一部分銷售壓力,而地裏的藍蓮花依然在不停地生長,所以,最後免不了一些藍蓮花就在水塘裏損耗掉了。

除此以外,符波行還提到了蓮花基地初期遠超預算和有時土地沙質化嚴重漏水等問題。“創業嘛,不是在解決問題,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符波行表示,未來,他將考慮研究新的經營模式,也將考慮多元化種植,增加新的花卉品種。

(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婧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