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錢春海:“三重壓力”下的中國經濟如何發展

2022年我們會面臨很多挑戰,但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與應對策略,只要我們的政策保持定力,嚴格按照科學有效的方法控制疫情,中國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2021年12月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三重壓力”描述中國經濟現狀,表達了政策層對短期穩增長的重視。那麼我們如何理解會議提出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需求收縮

需求收縮實際上指內需收縮。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經濟內需偏弱的供需結構失衡問題就一直持續存在,並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強化,導致宏觀經濟體系指標比例越來越不協調,內生復甦動力邊際減弱,目前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從核心宏觀經濟指標兩年平均增速來看,出口的高速增長是支撐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力量,但是內需增長出現下滑,包括消費和投資。

從消費來看,反覆出現的疫情導致各類市場主體的行爲模式發生劇烈調整,總體趨於保守。居民收入和就業預期惡化形成對消費需求的壓制,使得總需求不足的矛盾在2021年充分顯現,而且使得中期內居民消費行爲都趨於過度“保守化”。2021年居民未來收入信心指數整體處於歷史性低位。

從投資來看,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仍處於持續放緩和探底過程中,剔除價格因素的實際投資增速處於低迷狀態。設備投資和新建投資持續低迷,表明各類企業主體還沒有做好爲下一輪經濟繁榮進行投資和技術改造的準備。當企業不再擴大生產性投資,居民不再增加耐用品消費時,經濟將慢慢陷入長期停滯的狀態。

因此,2021年外需較強掩蓋了內需不足的矛盾,如果2022年中國外貿出現較大調整,經濟增長有加速下滑的風險。而內需不足與當前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明顯相悖。

供給衝擊

供給衝擊主要是指在影響正常經濟週期和增長趨勢的因素之外,經濟發展受到來自外部事件的衝擊。這裏的供給衝擊主要指產業鏈與供應鏈穩定性的衝擊。例如,此次疫情,導致了2021年產品、服務或生產要素的供應減少或中斷,進而影響產品或者要素的供給價格,並衝擊整個產業鏈,甚至通過產業鏈、資金鍊或金融市場擴散,進而影響整個經濟。供給衝擊一般是個短期事件,應對好應該問題不大。但疫情如果長期化,那帶來的供給衝擊就很麻煩。局部的衝擊,有可能演變成對全局經濟的影響,造成經濟衰退和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

但在供給衝擊中,我們認爲來自供應鏈安全的衝擊最爲關鍵。疫情導致全球產業鏈的佈局正悄悄發生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是產業鏈的佈局將會從全球佈局轉向區域佈局,區域化生產將導致無數區域性供應鏈中心的形成。這種調整,將對全球的生產網絡分工產生結構性衝擊,造成部分地區的供應鏈向外擴散,供應鏈的擴散將會對這些地區的生產過程形成撕裂。對於中國而言,這種擴散將造成中國產業鏈與全球產業鏈被動脫鉤,使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存在被動分離的風險。因此在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必須充分發揮我國全工業體系和全產業鏈的優勢,通過國內生產結構的調整和體制機制改革,補齊短板,提升供應鏈的韌性,最大限度地擺脫受制於人的困境。

預期轉弱

預期轉弱是指未來不確定性對於人們的經濟行爲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理性預期理論指出:經濟當事人爲避免損失和謀取最大利益,會設法利用一切可以取得的信息,對所關心的經濟變量在未來的變動狀況作出儘可能準確的估計,從而做出有針對性的行爲。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預期、投資預期、行動預期,這些預期的改變,將不可避免地從短期和長期影響中國經濟走向。

預期問題只有放到中國社會轉型的歷史脈絡中才能清晰。傳統的政績考覈體系已經被打破,但新的政績考覈和激勵體系沒有完全樹立。地方政府以及職能部門的慵政、懶政現象有可能向全局蔓延,導致基層治理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下降。傳統的官商關係和政企關係被打破,但新的政商關係還沒有有效形成。政府資本和民間資本之間的利益共同體受到影響,新的合作關係和信任關係又沒有構建起來,這導致政府難以大規模啓動民間資本,民間資本的跟進速率很低。在社會轉型期,形成對未來明確而穩定的預期是至關重要的。國家治理體系尤其是地方治理現代化任重道遠。

總的來看,2022年我們會面臨很多挑戰,但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與應對策略,只要我們的政策保持定力,嚴格按照科學有效的方法控制疫情,中國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面對三重壓力,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做強經濟基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堅持多邊主義,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經濟學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