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春節倒計時,年貨備好了嗎?多地出手保供應穩物價

中新經緯1月29日電(楊京川)“春節期間照常營業,啥時候喫就來買新鮮的”,北京西城區的一家超市裏,理貨員正忙着。又是一年春節將至,各大超市更加繁忙起來。

市場總體供應充足 價格總體平穩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居民消費的旺季,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1月20日指出,“目前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總體供應充足,價格總體平穩”。

“最近幾天豬肉和牛肉賣得特別好。”在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家農貿市場,一位肉類區的攤主表示,最近比平時忙碌不少,“眼瞅過年了,大家基本都得來多買點兒肉。”

在北京一家大型商超,中新經緯注意到,貨架上放滿了各類蔬菜。“每天都會有新鮮蔬菜到貨,春節期間也會照常營業,不用愁沒菜喫”一位超市員工表示,“最近各類蔬菜都賣得不錯,我們也盯着隨時從庫裏補貨”“待會挑完去那邊排隊打籤,隊伍都排得那麼長了”。

正在超市選購商品的“90後”李瀟,購物車堆成了小山,“今年也不回老家啦,過年打算找幾個留京的朋友來家裏一塊兒玩,所以得提前多準備點兒菜。”他已連續第二年選擇留京過年,“我買了幾隻北京烤鴨打算給家裏郵回去,還帶了不少零食。另外,爸媽前兩天寄給我的家鄉特產也收到了。”

農業農村部預計,未來3個月蔬菜供應總量1.7億噸,同比增加350萬噸,加上冬儲蔬菜,可供每人每天約3斤菜。

此外,商務部監測,目前各地生活必需品市場總體供應充足。傳統年貨、優質生鮮、應季服飾、智能家電、鮮花綠植等商品銷售旺,老字號餐飲、特色餐飲受歡迎,滑雪、滑冰等冰雪消費熱力足,消費市場開局穩。

“消費供需兩旺是當前整個春節消費的主要特點。”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春節期間整體價格可能處於偏上揚的態勢,但整體供應穩定仍是大勢所趨。

“商戶定期做核酸,進貨也都戴好口罩”

“我這菜都是凌晨從新發地運來的,你看多水靈!”北京市豐臺區的一家農貿市場,一位攤主對中新經緯表示,自己每天都會進貨新鮮蔬菜。

“現在豐臺出現疫情了,但咱們這兒商戶都定期做核酸,我們進貨時候也都戴好口罩。”這位攤主說道,“放心,過年時候我這兒照樣賣菜,你想喫啥隨時來買。”

此前,北京市豐臺等區已連續多日出現新增確診病例。1月27日16時至1月28日16時,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例。3例在豐臺1例在西城。

26日晚,豐臺區還發布關於部分區域提升管控措施的通知稱,新村街道等部分區域內基本生活物資供應場所正常開放,並嚴格執行相關防疫規定。

家在豐臺區的王欣對中新經緯表示,自己每天出門買菜暫時不受影響。“我們家目前還不屬於封控區,市場裏與平時沒什麼區別,大家都嚴格掃碼,各類肉類和菜品供應也挺充足的。”

在28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北京市商務局表示,切實保障好2022年春節期間北京生活必需品供應,做好市場消費、餐飲、家政等各方面的服務保障工作。

多地出手保供應穩物價

此外,全國許多省市也相繼出臺相應政策保證節日期間的物資供應。

隨着春節臨近,爲保障人民羣衆恢復生產生活和春節消費需求,西安市及時協調9家市內重點糧油加工企業和5家市外重點糧油加工企業,累計爲西安市供應糧油2.09億斤。此前,西安市從海南、廣西等省份以及省內其他蔬菜生產地每日調入蔬菜超過1.3萬噸。

南京市表示,鼓勵民營農貿市場開門營業。現有首批172家農貿市場,14家品牌連鎖超市、1480個便利店確定在春節假期正常開門營業。

鄭州市於1月24日至28日以低於市場水平的價格投放政府儲備蔬菜、雞蛋、豬肉等民生商品,確保滿足春節期間市民消費需求並保持生活必需品價格基本穩定。

廣州市印發通知稱,從1月27日起連續5天,市民可在平價商店內,購買比市場平均零售價格便宜15%的蔬菜,便宜5%的大米、食用油、豬肉。

天津市則組織國有企業和大型連鎖商超平價銷售蔬菜;食品集團農鮮產品直銷店大白菜、土豆等以低於市場均價20%—30%的價格銷售。

在具體價格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中旬生豬價格環比降6.7%。此外,截至28日下午,農業農村部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平均價格爲5.80元/公斤,比27日上升0.3%;重點監測的6種水果平均價格爲6.84元/公斤,比27日上升0.7%。

這個春節,你的年貨備得咋樣了?(中新經緯APP)

(應採訪對象要求,李瀟、王欣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