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月28日文章 ,原題:蘋果特斯拉在中國的成功表明中美合作可實現雙贏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弗中心去年12月發佈題爲《偉大的技術競爭:中國與美國》的報告。該報告作者谷歌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認爲,中國已在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科學、半導體、生物科技等領域超越美國。該報告把中國的“舉國體制”看作競爭優勢。當美國決策者一直以來嘲笑中國自上而下的規劃體系時,相關指令卻產生良好效果。政府出臺產業政策並不鮮見。大蕭條後,羅斯福曾通過“新政”重振美國經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日韓、新加坡等通過定義產業政策實現快速增長。新奇的是,中國自上而下的規劃政策,在培育國企的同時也培育了活力四射的私人企業,創造出獨特的二元經濟結構。

在華運營的西方跨國公司比西方政客們更瞭解中國的現狀。曾在蘋果大學任職的顧道格最近強調爲何在中國市場運營對於蘋果公司的成功至關重要。作爲蘋果全球供應鏈的樞紐,中國的供應商集羣、勤勞的工人以及來自地方政府的支持創造出一種架構,帶來無與倫比的可靠性、最優成本、質量和時效。蘋果及其中國合作伙伴共同創造出產品所需的知識產權,從而實現雙贏。

特斯拉和英偉達同樣如此。2019年當特斯拉在美國遭遇困境時,中國政府批准其在上海建立全新超級工廠,特斯拉還獲得中國國有銀行的貸款,這改變了其命運。如今,特斯拉已成爲中國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品牌,其全球交付的電動汽車中有一半來自上海工廠。同樣,美國半導體公司英偉達,也從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對於汽車芯片的龐大需求中獲益良多。

許多美國科技公司都因成爲中國經濟的一部分而受益,他們理解中國治理方式的有效性。這些公司具有一個共同點:認爲與中國合作能夠實現共贏。這同樣適用於國家層面。儘管哈佛大學上述報告把美中在科技領域的關係稱爲“對手”,但或許更具建設性的思考方式是,在必要的領域競爭、在適當的領域合作。(作者Edward Tse,王曉雄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