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28日報道,美國國務院當日宣佈,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的副國務卿何塞·費爾南德斯將於當地時間1月30日至2月1日訪問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與立方討論雙邊經濟合作以及表達在中國“壓力”下對立陶宛的大力支持。

何塞·費爾南德斯 資料圖

美國國務院發表的聲明稱,何塞·費爾南德斯此訪團隊中還包括美國進出口銀行的官員,將與立陶宛討論美國進出口銀行與立陶宛政府簽訂的6億美元出口信貸諒解備忘錄執行狀況,以擴大美國出口商與立陶宛買方在包括高科技製造、商業服務與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去年11月18日,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此後,美國與立陶宛簽署一份價值6億美元的出口信貸協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當時曾表示,這再次表明立陶宛挑釁行徑的背後有人在撐腰打氣、操盤指使、早有預謀,國際社會看得清清楚楚。立陶宛不惜以損害中國主權爲“投名狀”換取貸款,這種交易不道德,而且危險。

路透社報道稱,在結束訪問立陶宛後,費爾南德斯將前往布魯塞爾,與歐盟官員討論如何打擊“經濟脅迫”,並通過美歐貿易與技術委員會討論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劉作奎2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的6億美元貸款只是對立陶宛的“小恩小惠”,無法解決立陶宛面對的巨大壓力。立陶宛應該清晰認識到,是由於外交政策的錯誤才導致國家營商環境惡化、企業外貿受到巨大影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近日也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所謂中國對立陶宛進行“脅迫”,純屬無中生有,顛倒黑白。中立之間的問題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中立之間的問題是立方背信棄義,損害中國利益導致的問題,不是中方向立陶宛施加壓力的問題。同樣是在28日,另一個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的國防部長帕布里克斯在英國《金融時報》當日刊登的專訪中也提到中國和立陶宛關係的問題。帕布里克斯在採訪中宣稱,德國與俄羅斯和中國“不道德和虛僞的關係”使西歐和東歐國家之間出現裂痕。帕布里克斯稱,因爲立陶宛與中國就涉臺問題發生爭執,德國公司就威脅要退出立陶宛。劉作奎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雖然波羅的海三國在安全等問題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但此前拉脫維亞在中立關係問題上的態度還是比較冷靜的。必須注意到,拉脫維亞政府內部是多元的,存在多種不同聲音,帕布里克斯的態度能否代表該國政府還需要觀察。劉作奎補充稱,帕布里克斯上述言論可能是烏克蘭局勢升級、波羅的海國家感受到安全威脅增加引起的。

《金融時報》也提到,帕布里克斯措辭強硬的發言中暴露了北約內部在如何處理俄羅斯問題上的緊張關係。中東歐國家對德國政府拒絕向烏克蘭運送“致命性武器”,以及愛沙尼亞在向烏克蘭運送榴彈炮問題上面臨的長期拖延感到失望。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趙覺珵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