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足一年吸金3億,女足贊助寥寥,網友:贊助商捲起來,給女足加錢! 來源:時代週報

時隔16年,中國女足再次捧起亞洲盃冠軍。如何重獎女足姑娘,網友操碎了心。

中國足協中國之隊官方合作伙伴蒙牛乳業宣佈,給予中國女足1000萬元現金獎勵。支付寶官宣給予女足1300萬元獎金,其中1000萬元獎勵球隊、300萬元獎勵教練團隊。此外,中國女足還將獲得亞洲盃冠軍獎勵100萬美元。

奪冠贏得滿堂彩,但中國女足的吸金能力卻遠不如屢敗屢戰的中國男足。“女足相較於男足,的確是有商業開發的一些弱勢。”2月7日,廣西平果唄儂足球俱樂部總經理賈蕾仕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球迷市場、競技性、觀賞性等因素,影響了女足的商業化開發。

廣州體育學院教授周毅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指出,女子職業俱樂部的發展與男子職業俱樂部一樣,面臨諸多挑戰。“市場的關注與成熟度直接影響俱樂部的資金投入。職業足球運動員退役就業與創業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女足運動員。”周毅說。

女足更厲害,男足更吸金

自1996年奪得奧運會亞軍後,中國女足“鏗鏘玫瑰”美名廣泛流傳,儘管經歷低谷,但實力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相比之下,中國男足近年成績並不出衆,但仍爲大衆關注。每逢重要賽事,中國男足必定會被推上話題焦點,“吸金”能力也遠超女足。

體育賽事和隊伍往往有多種贊助需求,根據合作關係、贊助金額的不同,贊助商又可分爲高級合作伙伴、合作伙伴、全球贊助商、獨家供應商、供應商等。

目前,中國之隊合作伙伴共計10家,包括兩家官方高級合作伙伴耐克和中國平安;兩家官方合作伙伴蒙牛和中免集團;官方飲用水合作夥伴怡寶;官方圖片合作伙伴IC photo;官方供應商曉芹海蔘、SPORT READY、朋來製藥;官方正裝合作伙伴海瀾之家

業內人士介紹,中國之隊包括了男足、女足以及青少年足球,“中國女足的贊助費並不算高,招商效果不太好,真正投女足的企業並不多。”

贊助商的多少,是賽事和隊伍“吸金”能力的直接佐證。2015年,世預賽開始前,中國足協曾在官網公開招標,爲中國之隊物色商務合作對象。商務合作招標通知中註明:主贊助商的合作價格不得低於每年5000萬元、官方贊助商的合作價格最低每年2000萬元、官方供應商合作價格每年不低於1000萬元。

2016年,中國男足闖入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一系列贊助商與國足先後建立合作關係。中國平安升級成爲中國之隊金融領域的官方贊助商,甚至在12強賽前推出國腳“黃金腿”保險險種,引發熱議。 

中超聯賽的贊助商多達15家,包括官方冠名商中國太平、官方合作伙伴耐克、上汽集團、嶗山啤酒等。

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中超公司與耐克總價超2億美元的合約本應於2019年到期,但2018年時中超公司與耐克續約10年,新合同贊助方式爲8億元現金+22億元產品贊助,共計30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研報數據顯示,2020年,中超聯賽總贊助金額達3.08億元,覆蓋13個行業。

艾瑞諮詢報告稱,中超聯賽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職業賽事,加上海外轉播覆蓋,國內現場觀賽球迷和通過媒體渠道收看比賽的球迷人數也位列世界前茅,因此成爲預算充足廣告主們首選的國內足球營銷賽事平臺。

反觀女超,情況並不樂觀。中國足協官網披露,女超聯賽贊助商僅有5家。而女足俱樂部大多隻有官方微博,而沒有獨立官網,商業化和市場化程度亟須提高。

中國女足奪冠,舉國沸騰,不少網友也爲女足“打抱不平”,表示“給女足加錢”,喊話贊助商們集體“捲起來”。

賈蕾仕分析,“女足的球迷羣體本身就少。俱樂部打比賽,現場有兩三千人或者三四千人球迷,就算不錯了。這也和俱樂部是否重視對球迷羣體的開發有關。其次,女足本身的競技性和觀賞性弱於男足,也是影響女足商業開發的一個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男足的商業化開發程度高於女足,但並不意味着已與國際完全接軌。天風證券研報指出,我國體育賽事收入主要來源於贊助,而國外體育賽事收入則主要來源於門票及衍生品收入和轉播權轉讓收入。

就國際上發展得較爲成熟的體育賽事運營項目而言,英超、NBA、NFL和溫網的體育賽事收入中,門票及衍生品收入和轉播權轉讓收入分別佔比爲70%、84%、86%和65%。

奪冠能否提升女足商業價值?

全球範圍看,中國女足的商業表現仍屬上乘。

2021年5月,國際足聯發佈報告披露世界各國女足俱樂部的收入情況。報告顯示,全球女足俱樂部平均收入爲50萬美元,而中國女足俱樂部的平均年收入爲110萬美元,收入來源包括贊助商、協會、比賽收入等。其中,贊助商佔比高達42%、協會佔比26%,爲女足俱樂部收入的主要來源。這也引發了不少人對於中國女足高收入的猜想。

女足後衛李佳悅曾發佈視頻介紹女足球員收入。她介紹,女足收入分爲固定薪資和比賽獎金,這套收入制度類似於白領們的“基本工資+績效”。 “除非是頂級球星或者全中國出名,否則是很難年入百萬甚至年入千萬。”李佳悅說。

李佳悅表示,她在俱樂部替補時工資800元/月,到主力時漲薪到3000元/月,成爲國家隊主力時再漲2000元,直到留洋韓國時才月入過萬(約2萬元)。“那是六七年前的情況,現在剛上職業隊的女孩當替補,工資也能有五六千元一個月。”她補充說。

相比起需要依靠限薪令限制天價收入的男足,日常訓練幾無差異的女足球員,收入着實低了太多。

“算上女超、女甲、女乙,才36支球隊,如果沒有政府支持,可能女足隊伍還要更少一些。” 賈蕾仕說,“單靠企業贊助和自負盈虧來運營俱樂部是很難的,但是有政府的投入在,女足俱樂部就比較穩定,所以可以發現強隊就一直是強隊。”

“奪冠對女足運動有積極影響,但這個影響的程度依然比較有限。”賈蕾仕指出,“如果沒有球迷長期支持,不去購買門票或線上付費觀看日常聯賽,不購買球衣和俱樂部的周邊產品,短時間內吸睛的女足很快又將歸於沉寂。”

培育女足市場並不容易。周毅對時代週報記者說,“中國足球人口是偏少,足球不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僅是就業和解決生存的職業。”

周毅認爲,職業足球的市場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設計出來的。國際足聯的研究報告結論表明,一個國家足球運動水平的高低,不是取決於資金的投入,也不是依靠足球人口的多少,而是取決於這個國家的足球文化和國民教育的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