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信建投證券“‘贏在虎年’2022年春季投資策略會”線上召開。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寧組合”首創者陳果在策略會上表示,當前A股市場運行模式正在發生轉變,傳統的景氣度趨勢投資面臨挑戰,當下建議結合低位、低估值、低擁擠度等因素篩選有基本面邊際改善預期的公司。陳果認爲,成長股的大機會尚需等待。

對於大類資產,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發展部聯席負責人黃文濤認爲應均衡配置。

A股運行模式發生轉變

在陳果看來,當前A股市場運行模式正在發生轉變。

“A股投資者機構化程度不斷推進。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在A股自由流通市值中佔比超過30%。”陳果說,“市場對基本面預期變化的反應更快、更充分、更前瞻。”

在陳果看來,A股市場運行模式發生變化可能與量化資金及策略蓬勃發展有關。近幾年量化基金取得了顯著的發展,目前股票量化策略的總規模已經突破萬億元,百億規模的量化私募接近30家。大部分量化基金本身交易頻率較高,往往靈活運用槓桿和多空策略,並且在市場波動較大時會以程式化交易果斷賣出,一定程度上放大市場波動。

佈局把握“三低一改”方向

當前時點,陳果建議佈局把握“三低一改”主線,即結合低位、低估值、低擁擠度等因素篩選有基本面邊際改善預期的公司。

具體方向上,一是關注逆週期上行的板塊,例如盈利邊際改善的食品飲料、電力、基建、建材,行業週期迎向上拐點的智能汽車整車及配件、畜牧養殖,以及漲價週期鏈上的原油鏈。

二是選擇高股息策略,即關注盈利穩定、高分紅、防禦性強的板塊,例如地產、銀行、鋼鐵、煤炭、交運、公用事業。

三是關注機構低配行業,例如電力、計算機、通信等行業。

“擁擠度過高,可能是部分高景氣行業去年底以來持續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陳果直言,對於2021年表現強勢的部分成長板塊,陳果認爲,“擁擠度有待脫離危險區,成長的大機會尚需等待”。

中長期高景氣行業是發展重點

“預計2022年一季度是全年經濟底,二季度開始經濟活力改善,經濟前低後高。預計全年GDP同比增長5.9%。”對於2022年經濟,黃文濤持樂觀態度。

在黃文濤看來,2022年消費與服務業復甦將是看點。預計疫情緩和推動消費、服務業復甦,服務業佔GDP生產結構的55%,消費佔GDP需求結構的55%,二者的復甦將帶動經濟總量修復。

黃文濤表示,基建投資已經成爲“跨逆結合”調節的主要抓手,基建投資已初步顯示出企穩回升態勢,在低基數的效應下,二季度可以看到基建增速更爲明顯的反彈。

出口方面,黃文濤表示,2021年中國出口增速30%,遠超年初市場的預期,同時也在全球範圍內保持優勢。預計2022年出口仍將穩中回落,但仍有一定韌性,中國仍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保持強大的供應能力優勢,預計仍能在高基數背景下增長5%以上。

企業方面,黃文濤表示,企業利潤的回升利好部分中長期景氣度較高的行業。結合目前產業發展情況以及“十四五”規劃建議,高端設備製造業、新基建(網絡基礎設施、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大數據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數字經濟、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行業仍是2022年重點發展行業。

大類資產配置趨於均衡

對於2022年大類資產配置,黃文濤概括爲“趨於均衡”。

對於美股,黃文濤表示,美聯儲3月加息幾無懸念,這一背景下,美股系統性反彈難度較大。但由於美股盈利仍有支撐,高估幅度並不算大,亦有底部支撐。因此,美股2022年震盪走勢概率大,波動幅度不會小。

美債方面,黃文濤表示,美債利率短期2%以上的上漲空間已不大,但趨勢性回落時點仍需等待。

美元方面,黃文濤認爲將穩中偏強。其認爲在美聯儲緊縮預期不斷加強,全球經濟走弱和市場動盪預期發酵,避險需求有一定空間條件下,美元指數將在95-100區間震盪。

大宗商品方面,黃文濤認爲,原油基本面有一定利好,短期有望維持在100美元左右的高位;黃金趨勢性機會仍需等待,交易性機會來自通脹的超預期衝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