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康欣新材獨董“補缺”議案意外遭否 公司回應每經記者:控股股東投票操作失誤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文多

康欣新材(600076,SH)2月15日披露的公告顯示,公司聘任獨立董事的議案遭股東大會否決。值得一提的是,該議案遭否竟然是源於股東在網絡投票時操作失誤。

“控股股東理解錯了(投票流程)。”康欣新材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獨立董事選舉議案被控股股東“誤否”

康欣新材這場獨立董事選舉議案被否讓人十分意外。此前,上市公司董事會於1月中旬召開會議,鑑於公司獨立董事穆鐵虎任期屆滿,經董事會提名委員會提議,公司決定提名張學安爲第十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簡歷顯示,張學安從1987年開始從事法律服務工作,爲北京市盈科(鄭州)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派駐),高級合夥人。

董事會投票時,康欣新材8名董事對上述議案全部投了贊成票。董事會全票同意,因此該議案上股東大會似乎只是走一個形式而已。讓人沒想到的是,意外真的發生了。

在康欣新材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關於聘任公司獨立董事的議案》爲唯一議案,採用累積投票制進行投票。最終,聘任獨立董事議案的得票數爲3.28億股,佔出席會議有效表決權的比例爲48.7958%。由於未能獲得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票數,議案被否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出席會議的股東和代理人人數合計13人,所持有表決權的股份總數爲6.7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0488%。其中出席現場會議的有3人,所持有表決權的股份總數爲1.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1875%。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無錫市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無錫建投)持有康欣新材股票5.17億股,持股比例爲38.44%;自然人李潔持股1.24億股,持股比例爲9.22%;第三大股東郭志先持股1514.23萬股,持股比例爲1.13%。以股權結構分析,無錫建投和李潔應該分別參加了網絡投票和現場投票。

“該議案在網絡投票過程中,因存在股東網絡投票操作失誤情況,導致部分投票無效。”康欣新材表示。康欣新材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控股股東以爲要分幾個賬戶進行投票,但實際上只需要在一個賬戶上進行投票,且只投一次就可以。她透露,控股股東方面對議案本身不存在異議,公司接下來會按照相應流程再次對該議案進行審議。

介入3年多持股或浮虧

康欣新材原本的實際控制人爲李潔家族。2018年年底,李潔家族引入無錫建投爲上市公司戰略投資者。彼時,無錫建投以6.50元/股的價格,從李潔等手中受讓了康欣新材9688.47萬股股份。上述股權受讓價格較上市公司當時的股價溢價約41%,交易總價高達6.3億元。

2019年下半年,李潔家族等再度將其持有的康欣新材6625.8萬股份按總價4.3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無錫建投,摺合單價約爲6.50元/股。同時,李潔將放棄剩餘的1.24億股股份對應表決權。該權益變動完成後,無錫建投持有康欣新材15.77%的股份及15.77%股份對應的表決權,與李潔家族的表決權差額將超過10%,就此成爲康欣新材控股股東。

入主前後,無錫建投增持未停。2019年11月~12月,無錫建投合計增持康欣新材股份4348.06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20%;合計增持金額約1.97億元,增持均價4.52元/股。

不過,由於康欣新材股價走勢平平,無錫建投的持股長期處於浮虧狀態。今年2月,康欣新材以2.77元/股的發行價格完成了非公開發行,無錫建投耗資8.59億元包攬了3.1億股定增股份。

此次發行後,無錫建投的持股數量增至5.17億股,累計耗資約21.16億元。而以康欣新材截至2月15日的收盤價(3.55元/股)估算,無錫建投持股總市值約爲18.35億元。對比來看,無錫建投仍有所浮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