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題:1月份CPI、PPI同比漲幅均回落,未來價格走勢如何?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董小紅

國家統計局16日發佈數據,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專家分析,2022年我國CPI或將延續溫和上漲態勢,保持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

記者瞭解到,主要受基數影響,以及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加大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力度,如加大貨源組織力度、啓動政府儲備肉菜投放、加強價格監測預警等,消費市場供需基本平穩,價格總體穩定。

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CPI“籃子”商品價格同比大多有所下降。其中,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豬肉價格下降41.6%,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鮮菜價格由上月上漲10.6%轉爲下降4.1%。

從環比來看,CPI由上月下降0.3%轉爲上漲0.4%。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6%轉爲上漲1.4%;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0.2%轉爲上漲0.2%。

“1月份,我國物價總水平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與全球物價明顯上行形成鮮明對比,充分體現了我國經濟韌性較強。”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巖說。

此外,工業品價格整體繼續回落。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9.1%,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同比漲幅回落較大,分別回落15.5和7.4個百分點。

“針對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上漲問題,國家有關部門果斷出手,及時採取供需雙向調節、加強市場監管、做好預期管理等措施,打出保供穩價的政策組合拳,堅決遏制價格不合理上漲。”郭麗巖說。

展望2022年全年物價走勢,多位專家分析,CPI漲幅或將比2021年有所擴大,但仍將處在合理區間。

“預計到二季度或三季度,豬肉市場將由供求基本平衡向緊平衡過渡,屆時豬肉價格將進入上行通道,拉動CPI溫和上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立坤說。

大宗商品價格向部分終端消費品價格傳導的趨勢或將延續,可能會拉動消費品價格上漲。從統計數據看,雖然1月份PPI同比漲幅延續回落態勢,但9.1%的漲幅仍然處於較高水平,且1月份工業消費品價格已由上月環比下降0.5%轉爲持平,大宗商品價格向部分終端消費品價格傳導的壓力不可忽視。

爲保障大宗商品保供穩價,近段時間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聯合約談提醒部分煤炭價格虛高企業、提醒告誡部分鐵礦石貿易企業,要求不得捏造散佈漲價信息和哄擡價格等,保障市場正常秩序。

“今年,要繼續實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推動政府、生產企業、流通企業成本共擔,加大對下游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進一步緩解大宗商品價格傳導壓力。”王立坤說。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全球通脹壓力持續,是否會影響到我國物價運行?

“全球高通脹可能還將維持一段時間,但隨着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供需缺口趨於收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大幅上漲動能不足,通脹壓力有望邊際減弱。”郭麗巖說。

郭麗巖分析,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發展,工農業產品和服務供給充裕,糧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煤炭、油氣等基礎能源保障有力,有效應對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能力顯著增強,保持2022年物價平穩運行仍具有較好支撐。(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