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暨佩娟】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16日召開“轉播及數字媒體數據”主題新聞發佈會。國際奧委會電視和營銷服務首席執行官兼常務董事蒂莫·盧姆在會上表示:“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在收視率方面已經超越往屆冬奧會開幕式。”他還詳細解釋了北京冬奧會在各國的關注度。

“2008年北京奧運會被認爲是第一屆數字奧運會,持權轉播商們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數字技術向觀衆轉播賽事。而北京2022年冬奧會,則在傳統媒體與社交媒體之間,形成了很有意義的歷史轉換,冬奧會轉播的小時數達到了歷史新高。”盧姆表示,總的來說,北京冬奧會實現了所有持權轉播商在各自市場上的主導地位。

關於具體國家市場的表現,盧姆表示,首先,主辦國中國的觀衆對北京冬奧會的關注程度非常高。目前在中國有將近6億人通過電視觀看了冬奧會,且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提高。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成爲自2012年春節聯歡晚會以來,過去十年內中國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中國自身的觀衆人數幾乎相當於2018年平昌冬奧會全球觀衆總人數。

日本對北京冬奧會的關注維持着較高水平。在日本,每10個人當中就有8人觀看了冬奧會,整體觀看人數超過1.4億。盧姆表示,澳大利亞傳統上並不是冬季項目優勢國家,但是本屆冬奧會在澳的收視表現非常令人震驚:共有超過1000萬人,即超過40%的澳大利亞人觀看了北京冬奧會的比賽。

盧姆表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在北美的北京冬奧會報道持續佔據黃金時間。在“超級碗”(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之後,該臺週日(2月13日)對北京冬奧會的報道觀看人數達到了2018年平昌冬奧會開幕式以來的最高紀錄。截至2月11日,北京冬奧會在NBC的流媒體平臺Peacock上的觀看時間已經超過20億分鐘,使其成爲在美國數字平臺上觀看時間最長的一屆冬奧會。加拿大的情況也類似,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通過加拿大廣播公司觀看了北京冬奧會。

因爲時差原因,歐美觀衆很難實時收看北京冬奧會賽事的轉播。盧姆表示,儘管歐洲沒有黃金時段的直播報道,但持權轉播商在各個國家的播放時間都佔到了很高比例。總的來說,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平均有一半或3/4的人口通過各種形式觀看了北京冬奧會。

有記者在16日的發佈會上問,時差原因是否會對歐洲奧運轉播商的收視率造成影響?盧姆表示,歐洲的觀衆已經習慣在不同時間段觀看奧運賽事。“流媒體的市場非常好,北歐國家在這個方面有傳統優勢。總的來說,即使有時差,比賽在歐洲的收視率還是非常高,即使有時候不是現場直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