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2月18日下午消息,由新浪財經出品、新浪財經App及新浪科技聯合主辦的創投沙龍《財之道》2022年第二期正式上線,本期主題是“3億人上雪道,冬奧冰雪熱能持續多久?”。

關於設備國產化的問題,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朱承翼在對話中表示,滑雪設備,除了雪板之外,其它的已經開始有變化了。“比如造雪機,原來主要都是用國際的,意大利、奧地利的造雪機,現在國產造雪機投入使用的已經有幾個企業了,投入量逐漸增加,質量也不錯。其它的包括纜車、軋雪車等等,國內已經有很多企業在研製生產。”

他表示,冬奧會後,這些設備,包括造雪機、雪車、大型機械的話,有些企業陸續都要上馬,而且會很快發展。

“現在800多個雪場,真正擁有很多造雪車的雪場不多,市場缺口比較大,現在是有市場,但造雪車供應比較少。隨着供應量增大,肯定市場就大,而且價格也會降下來。現在已經有這個趨勢了。”朱承翼表示,很快有些企業的造雪車研製並且準備生產,批量生產後,價格也會下來。

朱承翼認爲,冰雪運動這些年來發展很快,特別是從2015年申冬奧成功之後,國家號召3億人蔘與冰雪,應該說是迎來一個大發展時期。“中國的雪場還在發展中,而且市場還不是很大。冬奧會之後市場肯定是越來越大,這是毫無疑問的,參加的人數也會越來越多。”

“這項運動將來絕對是大衆運動,冬奧會之後越來越形成共識,好多人都找我說要滑雪”。他表示,從國際冰雪運動發展來講,本來就是大衆運動,“主要是我們經濟水平到了,消費水平到了,參與的人多了,就會很快發展。後冬奧時期的發展,的確是前途無量的。”(劉麗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