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趙曉娟

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在媒體溝通會上披露了其兩會提案。其中包括新希望推出的“節糧專項行動”,即通過提升1%的飼料使用綜合效率,達到每年節約1%糧食用量的目標,並建議全國的養殖企業一起行動起來。

這一提案的背景是,今年2月發佈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將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作爲兩條底線,突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的供給”。

劉永好在提案中提到一系列測算數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糧食產量6.7億噸,種糧地17.5億畝,畝均0.38噸。而新希望擁有中國第一的飼料產能,年產3000萬噸飼料,佔全國糧食產量的4.4%,對應的種糧面積就是7700萬畝地。

而飼料用糧量隨着食物消費結構升級,近年持續保持增長。其中,大豆和油料主要依靠進口,大口徑的糧食對外依存度高企成爲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一個軟肋。尤其是今年春節過後,飼料市場價格一路攀升,尤其大豆價格漲幅明顯,這主要是受國際市場影響所致。

國科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院首席戰略師傅曉航就此向界面新聞分析,從糧食消費端來看,中國糧食產量和消費量最大品種都是玉米,而進口量最大的則是大豆。這二者都是主要用做飼料。中國如今成爲全世界第一養殖大國,以玉米和大豆爲基礎的飼料工業功不可沒。農業成就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養殖業的長足發展。爲此,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從對補貼、技術等多方面對包括玉米和大豆種植在內的糧食生產進行鼓勵。

劉永好在溝通會上表示,大豆價格在過去一週時間上漲了50%。這讓節糧行動更爲迫切。他稱,新希望通過節糧行動專項,爲保障糧食安全做貢獻,還可以實現低碳、環保生產,踐行雙碳發展理念。

具體而言,新希望將通過育種、飼料配方、養殖方式三個方式降低和提高飼料轉化率、利用率,提升飼料使用綜合效率,來達到節約糧食的目標。如果飼料使用綜合效率每年提升1%,即可節省77萬畝耕地糧食產量。連續堅持5年,就相當於節約了三四百萬畝良田產量。

事實上,節糧專項行動舉措背後其實也有挑戰。

劉永好舉例稱,新希望集團在豬、雞、鴨的育種方面的投入已經達到幾十億元。此外,去年到今年,農資產品價格上漲帶動農產品價格上漲,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飼料價格的上漲,這對生豬養殖進一步產生壓力。通過育種、優化飼料配方等措施產生的成本壓力如何消化,劉永好希望國家給企業在育種、人才培養、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性的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