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當前孤兒藥短缺已經成爲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特別是研發階段存在包括研發成本高、企業意願不強、臨牀受試者招募困難在內的多重障礙,單純依靠企業驅動和市場機制很難得到解決。對此,他建議,國家應該在政策層面加大引導和支持,構建貫穿研發、註冊、上市後各階段的系統性激勵機制。

在國際上用於罕見病治療的藥物被稱爲“孤兒藥”。丁列明表示,雖然罕見病發病率和患病率低,但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罕見病患者的絕對數量並不少,對社會、經濟、醫療等多方面均存在不容忽視的影響,是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

丁列明最爲關注的是,國內孤兒藥的研發目前還處於空白狀態,少數罕見病已有進口藥在國內獲批上市,大部分仍沒有治療藥物可用。在他看來,目前孤兒藥研發存在兩大障礙:一是藥物研發成本高,單一罕見病患者人數少,上市後收益不足以收回研發成本,企業研發意願不強;二是由於患者人數少,臨牀受試者招募困難,孤兒藥的研發單純依靠企業驅動和市場機制很難得到解決。

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多方積極配合推進罕見病羣體的摸底、診斷、救治、保障等工作,力度不斷加強,進度不斷加快。但我國對孤兒藥研發的激勵政策相對較少,目前主要集中在審評階段。

丁列明建議,需要從政策層面進一步加大引導和支持,降低藥物研發的困難和費用,增加研發成功率和收益預期。

首先,國家層面加強對罕見病診治的統籌。建議成立罕見病專項工作委員會,統籌圍繞罕見病診治、孤兒藥研發和醫保報銷等制定系統性政策機制,鼓勵科研院所和醫藥企業加大孤兒藥的研發。

其次,加大對孤兒藥研發的激勵和支持。在國家科研項目申請上,建議對孤兒藥研發項目給予政策傾斜,並加大對孤兒藥研發項目的科研經費支持,以孤兒藥研發費用的50%,給予企業稅收減免。

最後,授予孤兒藥市場獨佔期保護。由於受試者數量少,孤兒藥研發數據重複性低,數據保護的激勵效果有限。建議以市場獨佔期保護政策替代數據保護政策,給予獲批上市的孤兒藥一定期限的市場獨佔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