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进3》作者:采铜

文章图片1

​2017年,影院上映了一部让人脑洞大开的科幻片《降临》。这部电影改编自美籍华人特德·姜的科幻小说《一生的故事》,讲的是七肢桶外星人降临地球,向人类发出友好讯号。但它们的文字像一幅幅画,地球人根本就理解不了。最后一位语言学家成功破解了这一语言之谜;而通过学习七肢桶的语言,她自己的思维模式也得到跃迁,她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看到了自己一生的故事。

这部影片凸显了我们人类的思维特点,那就是:前因后果式的线性串联思维。所以我们无法理解“七肢桶”同步并联式的语言思维。此外人类的思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单聚焦”,在任意一个瞬间,我们的注意力只能指向一个东西。这是我们大脑功能的硬性限制,不管科技怎么发展,注定无法改变。

这样的思维方式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我们的注意力资源是稀缺的,注意到了这个事情,另外一个事情就顾及不到。你可以想象自己拿着手电筒走在一片黑暗中。这道光束只能照亮前面一小片区域,这就是我们的注意焦点,而其它区域则是一片黑暗。

注意力是我们心智的门户。一件事情,只有我们关注到了,才会对它产生理解、思考或行动。正如哲学家冯友兰在著作《新原人》里所说,宇宙就像一个昏暗的房间,而我们人类的心就像房间里的灯。正因为有灯,房间里的桌椅才被照亮了,这也是人类的意义所在。

初看起来,我们人类的思维模式比七肢桶效率低得多,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专注带来的高效。我们可以把有限的认知资源全部集中在当下聚焦的事物上,持续聚焦锁定、不断深入,心无旁骛地把事情做好,这就是专注力。

专注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自己的注意焦点基本保持在这件事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去想其它的事情。此时,“事情和焦点是一致的”,做事情的效果最好。

佛家修行,就是要追求这样的“专注”状态。

有这样一个禅宗故事:有个小和尚问老师父怎么修行,老和尚说“做饭、挑水、砍柴。”小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不正是自己每天在做的事吗?老和尚点化道:“你现在是做饭时想着挑水,挑水时想着砍柴,砍柴时想着做饭。等你修行到做饭时只想着做饭,挑水时只想着挑水,砍柴时只想着砍柴,就到位了。”老和尚说的,就是要优化专注力,让事情和焦点一致。

很多人喜欢同时做两件事情,觉得这样效率最高,其实效果并不好。有人喜欢洗漱或开车时听音频课,理论上来说两者占用的认知资源并不冲突,一个动用肢体、一个动用耳朵。即便如此,听课的效果肯定不如只听课好,因为洗漱或开车毕竟要分散注意力,会漏掉一些关键信息。

还有些时候,我们一边做着手头的事,一边想着过去已经发生或将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过去发生的事让我们懊悔、遗憾、痛苦、放不下;未来要发生的事让我们焦虑、惴惴不安。但再后悔、痛苦,或者再焦虑,都是于事无补。所以智者让我们“活在当下”、聚焦当下,专注地把手头的事做好。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专注力变得越来越稀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外部环境中的信息干扰实在是太多了,信息过载成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常态。所谓信息过载,就是信息太多了,远远超过我们的需要,变成了一种干扰。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心态变得浮躁,头脑中的欲望、焦虑太多,让我们的注意力,时而回到过去、时而去了未来,定不下来。

在这个纷乱浮躁的环境中,我们要想提高专注度,需要回答三个问题:有没有必要专注于当前在做的事情?如何减少环境中的干扰?如何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第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专注于当前在做的事情?

这是一道选择题,需要对正在做的事情进行评估:是否意义重大、最有价值、真正值得关注?如果答案是Yes,那就专心致志地做下去,把那些分心元素屏蔽掉。比如安排专门的时间听那些重要的、有价值的音频课,洗漱或开车时听点别的。我们得学会对不同事情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专注于那些最有价值、意义重大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如何减少环境中的干扰因素?

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喧闹,比如开放式的办公环境,比如大量的突发会议,比如微信、电子邮件等各种信息的干扰,把我们的注意力分割得支离破碎。这就是“注意力损耗”,它不仅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且让我们身心疲惫,厌倦、排斥和抗拒工作和生活。这种情绪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职业耗竭”。

因此,我们要像爱护身体一样爱护自己的专注力。比如尽可能安排一个安静的学习、办公环境,比如要对他人不合理的要求勇敢说不,比如适时地关闭微信群、电子邮件的提醒功能,甚至关闭手机,让自己有一个大段的专注时间。

第三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专注当下?

心理学中把那些纷乱的念头称为“游思”,它们四处溜达、到处乱窜,没有目标也无法聚焦。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游思太多绝非好事,它会让我们陷入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

那么,我们该怎么控制思绪、减少游思呢?古老的东方智慧能给我们提供帮助,比如打坐、站桩、瑜伽等,都是控制情绪的修行手段。此外体育锻炼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比如跑步、骑车等等。

在此提醒一句,专注力不是“懂得道理”就能提高的,它需要训练。前面所讲的方法,都是训练手段,帮我们约束游思,沉浸到一次次专注的状态中。如果有机会,建议大家练练瑜伽、打打坐,或去跑跑步,它会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感受到活在当下的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