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風電整機商再洗牌,運達股份首進前三、明陽智能掉隊

記者 | 席菁華

風電整機排名格局生變,運達股份(300772.SZ)首度躋身第一梯隊。

3月8日,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風電新增吊裝容量55.8GW,連續兩年超過50GW,較2020年小幅下降3%。

其中,陸上風電新增41.6GW,同比下降23%;海上風電新增14.2GW,同比增長351%。

2021年,中國新增吊裝容量前三名的整機商分別爲金風科技(002202.SZ)、遠景能源和運達股份。這是運達股份首次位列前三,較2020年上升兩位。

這也是明陽智能(601615.SH)近五年首度掉出第一梯隊。2016年起,明陽智能連續五年位居整機排名第三位。

去年,明陽智能排名下滑一位至第四;電氣風電(688660.SH)下滑一位至第五;東方電氣同比上升兩位至第六,中國海裝與三一重能並列第七。下滑最明顯的爲中車風電,由第六位滑落三名至第九位。

去年金風科技新增吊裝量11.38 GW,市場份額20%。遠景能源、運達股份和明陽智能新增吊裝量差距微小,分別爲7.81 GW、7.64 GW、7.53 GW,市場份額均約14%。

第一梯隊的市場份額被進一步稀釋。

據彭博新能源統計,2020年前三大風電整機制造商的市場份額集中度在搶裝潮中下降13個百分點,這是自2017年以來首次下降。

2021年,三大風電整機制造商的市場份額共計48%,同比再度降低1個百分點。

運達股份成立於2001年11月,爲中國老牌風電整機商,2019年4月在創業板上市。近年來,運達股份新增裝機及市場份額增速明顯。

2019年,得益於低風速市場拿到的大量訂單集中建成併網,以及受益於大客戶華能集團發力新能源,運達股份市場份額由第九名首度進入行業前五。

2020年,陸上風電進入搶裝潮,頭部整機商因產能有限,給了運達股份擴充市場的機會,保持住了第五的位置。

2021年,已經飽和的風電整機市場面臨低價的激烈競爭,整機商開啓了紅海戰略。“行業形成更殘酷的競爭格局,破局者就要做價格屠夫”,一位風電整機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去年運達股份用低價戰略收割了大量訂單。同時,機組大容量轉型使其市場中心北移至三北地區,大力推進了大基地建設。當年,該公司中標了三峽烏蘭察布源網荷儲項目和華能上都百萬風電大基地項目。

一位不願具名的風電整機商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運達股份的客戶關係維護得很緊密,“這兩年肯在客戶粘合度上下功夫,在開發商的供應商評比中排名位置居前。”

去年,運達股份還是五家風電整機上市公司中,股價漲幅最高的企業,達346.44%。

2021年,運達股份實現營收160.41億元,同比增長39.75%;實現歸母淨利潤4.9億元,同比增長183.13%。新增訂單1279.76萬千瓦,創歷史新高。

前五大整機商中,運達股份佈局海上風電最晚。2021年,該公司啓動了海上風電機組開發,完成4.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研發並實現訂單交付;7兆瓦平臺海上風機下線,9兆瓦海上風機預計2022年具備批量化交付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