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杜萌

編輯 |

1

市場連續多日下跌,又到了信心比黃金重要的時候。繼張坤、陸彬放寬基金產品的限購後,公募公司也出手了。

3月9日,萬家基金宣佈: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公司決定於公告之日起一個月內出資5000萬元自有資金申購旗下偏股型基金。

3月9日,永贏基金也宣佈於航掌舵的永贏成長遠航一年持有混合將於3月16日開始募集,公司擬於基金募集期內出資3000萬元認購該基金A類份額

對此,永贏基金表示,自購源於永贏基金對市場的信心。針對近期市場的連續下跌,永贏基金認爲這主要受地緣爭端、通貨膨脹預期及疫情反覆等綜合因素影響,更多是情緒式宣泄,從理性角度看,短期的情緒壓制不改權益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

3月1日,前海開源基金公告,基金經理崔宸龍近期已出資申購其管理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前海開源新興產業、前海開源新經濟各50萬元,合計150萬元,且持有期不少於1年。

對於爲何自購,崔宸龍表示,此次股價層面波動主要由基本面之外的因素所造成,而新能源行業與公司的基本面均較爲健康。對於新能源這一硬科技行業而言,短期股價波動、盈利波動並不意味着行業基本面出現質變,“短期下跌反而可能是我個人在中長期投資階段較好的佈局時點。”

公募行業上一次大手筆的集體自購就發生在今年1月底。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從1月20日至25日,共計23家公募公司宣佈自購,合計金額達到了16.7億元。

對於近日的市場行情,睿遠基金3月4日在其公衆號“睿遠FUND”發文表示“做權益投資不應該是個追漲殺跌的短期動作,而應該是一個未來5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們都要去參與的長期行爲”、“投資者不需要精準選出最低點和最高點,只需要把握合理的低估值區間和高估值區間,進行長期投資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