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海倫市向秋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向秋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談到,第五年履職,她帶上兩會的議案除了繼續關注黑龍江地區的大豆產業,也關注到黑龍江蔬菜生產。她建議,進一步加強黑龍江蔬菜基地建設,並加大政策補貼,在適應國家“菜籃子工程”要求的同時,對於大豆以及玉米等糧食的生產也有積極意義。

加大補貼 蔬菜種植也能助力糧食增產

在家鄉,高向秋是遠近聞名的“辣椒女王”。她種植辣椒超過20年,從事各類蔬菜產銷超過15年,在今年,高向秋的農業合作社種植面積超過14000畝,還帶動當地種植戶引導種植超60000畝蔬菜。

經過走訪和調研,在今年的兩會議案中,高向秋談道,經歷蔬菜種植的基地化、規模化、標準化的歷程是大勢所趨。“但在基層調研和徵求羣衆意見中,我們感到農戶蔬菜規模化種植的積極性並不高,大多數農戶以滿足自需爲主。”她提到,國家在全面激發“十四五”期間“菜籃子工程”優勢上,在助推大型蔬菜基地建設及國家政策補貼力度上,還有許多瓶頸需要進一步研究和破解。

高向秋指出,現階段,黑龍江蔬菜種植的季節性強,蔬菜種植成本高,同時由於沒有任何補貼,農民蔬菜種植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由於缺乏保障,蔬菜種植風險較大,受自然災害影響大,農業保險仍然缺位。

她在議案中建議,要繼續強化蔬菜規模化種植基地建設,建立並實施蔬菜規模種植和政策補貼力度,還需建立蔬菜規模種植應對風險補償機制。

高向秋告訴新京報記者,提高農戶對於蔬菜種植的積極性,對於大豆、糧食的生產也有積極意義。“蔬菜與大豆或玉米輪作,倒茬,有益於大豆和玉米的增產。對於種植戶而言,也將產生更高的效益。”

提高補貼 推動產業鏈向下遊延伸

“黑龍江蔬菜的品質沒的說,而且是反季節的蔬菜,很多都出口至韓國、日本、歐洲等地。”高向秋進一步談到,這些蔬菜多被由黑龍江運往山東青島、臨沂等地,經過加工後出口至國外,可與經手蔬菜的山東企業、加工方相比,黑龍江的種植戶收入並不算多。“對種植戶來說,舉個例子,一畝地辣椒能掙3000元錢,但後期加工企業的利潤則會翻倍。”

在履職期間,高向秋也曾走訪很多黑龍江大豆領域的龍頭企業,她瞭解到儘管黑龍江是生產大豆的第一大省、海倫市是黑龍江最重要的大豆產區,但很多企業仍以原料輸出爲主,二產加工仍處於初加工階段。

在高向秋看來,某種角度上,無論是蔬菜還是大豆,產業發展仍處於無法延伸下游生產鏈的瓶頸期。“按照總書記要求做好做活‘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文章,產業振興必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向產加銷三產融合強省轉變,從根本上提高農民收入,推動鄉村振興。亟須國家給予項目支持。”

高向秋也提到,無論大豆還是蔬菜,都應加大發展精深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對內,扶持現有加工企業,在融資和引進深加工技術、設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盤活存量。對外,通過扶持本土企業發展,拉動招商引資,在避免重複建設造成資源浪費和同質化惡性競爭的前提下,精準招商,壯大精深加工羣體,實現原產地就地加工轉化,提升價值鏈。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