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3月10日公佈的統計結果顯示,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尹錫悅在第20屆總統選舉中以微弱優勢獲勝。

分析人士指出,尹錫悅長期從事檢察官工作,沒有任何國會議政經歷。他就任韓國總統後將面臨統合國內政治、應對新冠疫情和經濟問題、處理對外關係的三重挑戰。

得票差距極小

根據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對全部選票的統計結果,尹錫悅得票率爲48.56%,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緊隨其後,得票率爲47.83%。兩人得票率僅相差不到0.8個百分點。

韓聯社報道指出,本次選舉形成李在明和尹錫悅分屬的進步派和保守派兩大陣營爭霸局面,選舉結果前兩名票差之小,在韓國憲政史上罕見。

輿論認爲,尹錫悅在競選期間提出的內政和外交主張體現了韓國保守右派的理念。在內政方面,他主張以民間爲中心引領經濟增長,充分利用民間創造力和市場效率,而非政府主導。他承諾以革新規制、改革勞動市場等舉措促進企業投資,創造就業崗位。就飽受詬病的韓國樓市政策,他表示將重審房地產稅、改變稅制,並在任期內擴大住房供給。

在外交方面,分析家預測尹錫悅將對文在寅政府的外交政策做出調整,進一步深化韓美同盟關係,並更重視韓美日合作。此外,尹錫悅在競選期間提出,韓中關係應建立在尊重彼此利益和政策立場的基礎上,兩國應就氣候變化、文化交流等議題定期舉行高層對話。

從政經歷寥寥

尹錫悅1960年12月出生於韓國首都首爾,1979年考入首爾大學,1994年進入大邱地方檢察廳工作,開啓檢察官生涯。

2016年,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親信干政”事件曝光,尹錫悅被任命爲該案特別調查組組長。韓國總統文在寅執政初期,尹錫悅獲重用,2017年被任命爲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檢察長,2019年任檢察總長。之後,尹錫悅與文在寅政府在檢察制度改革問題上意見不合,他在2020年11月被停職,後於2021年3月辭去檢察總長一職。

尹錫悅沒有國會議政經歷,被稱爲“政治素人”。他的競爭對手李在明雖然也不曾擔任議員,但歷任城南市長和京畿道知事。

尹錫悅去年6月宣佈競選總統,7月加入國民力量黨,從政僅8個多月就贏得大選。競選期間,他將自己形容爲“無派無勢、不會算計的政治新人”,將此作爲自身優點大力宣傳,稱自己“不欠任何政客人情,只欠國民”。

執政內外挑戰

分析人士指出,尹錫悅執政面臨至少三方面挑戰。

一是如何實現“政治統合”、團結民心。目前,韓國國會300個議席中,共同民主黨佔172席,遠多於國民力量黨的106席。面對“朝小野大”的局面,欠缺議政經驗的尹錫悅在組閣、協商治國等方面恐將面臨不少阻礙。

此外,據韓國媒體報道,本次總統選舉過程中民意分化加劇,這給新政府施政帶來一定壓力。尹錫悅10日早上發表勝選講話時呼籲民衆團結一致。李在明則表示希望尹錫悅能夠開啓超越分裂和矛盾的時代。

二是如何應對疫情、提振經濟。當前,韓國新冠疫情依然嚴峻。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9日通報,截至9日零時,韓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34萬例,創下該國疫情暴發以來日增確診病例數新高。新政府需要遏制疫情,並且有效解決國內高物價、高家庭負債、低經濟增長等問題。同時,出生率低和人口結構老齡化、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嚴重、青年失業率上升等也是擺在新政府面前的難題。

三是如何妥善處理對外關係。競選期間,尹錫悅就敏感外交話題發表一些言論,包括在朝鮮半島核問題上主張對朝強硬,在國內引發爭議。分析人士指出,如何制定符合國家長期利益的路線,將是對這名政壇新人的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