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人羣超8成喜歡雙眼皮大眼睛,整形醫生稱極端的醫美要求不合理

《投資者網》向勁靜

編輯  胡珊

隨着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新型消費已成爲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尤其是 “顏值經濟”應運而生,也讓相關消費的糾紛頻頻出現,一度成爲輿論熱議的話題。比如,當醫美行業將手術刀伸向“00後”時,再次成爲社會熱議的焦點。

根據更美App發佈《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從用戶羣體上看,男女比例約爲1:9,女性消費羣體依舊佔據主流;從醫美消費羣體年齡結構上看,主體趨於年輕化,雖然95後仍是醫美行業主力軍,但是00後佔比達到19%,95後00後整體佔據醫美消費市場54%。

隨着整容低齡化現象日益凸顯,醫療風險和糾紛不斷增加。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訂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明確規定,未經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然而,醫美行業的問題遠不止於此。近年來,在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無證經營、水貨氾濫、虛假宣傳等問題頻出,使其糾紛投訴不斷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各地的相關法律法規也陸續發佈,醫美行業將迎來史上“最強監管”的時代。

“顏值經濟”A面:醫美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

隨着人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世代消費者的成長,造就了“顏值即正義”、“看臉時代”的熱潮,同時圍繞顏值而起的一系列消費市場正在迅猛發展中,“顏值經濟”便應運而生。

新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超八成大衆人羣對醫美接受度較高,完全不能接受醫美的受訪者大幅下降,預計到2022年醫美用戶規模將超2000萬人。中信建投研報預測,2024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元,中長期看,仍有5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實際上,從起步到規模增長,國內醫美市場經過了幾個主要階段。艾瑞諮詢研究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醫美行業高速發展,大量機構湧現,且受網紅文化影響,消費者需求爆發;2018年至2019年該行業放緩,進入轉折期;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發展略受影響。艾瑞預測經過未來3-5年的行業自我調整與變革,市場將逐步回暖。

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激發了醫美行業令人難以想象的鉅額利潤空間,A股市場上,從已發佈2021年業績報告的醫美上市企業也能看出端倪。先看愛美客,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的營業收入爲14.48億元,同比增長104%;歸母淨利潤爲9.58億元,同比增長117.81%。公司全年業績主要增長來自以嗨體爲核心產品的溶液類注射針劑。

具體分產品來看,溶液類注射產品(主要是嗨體)的收入10.5 億元,同比增長133.8%,凝膠類注射產品收入3.85 億元,同比增長52.8%,面部埋植線業務收入530 萬元,同比增長187.7%,化妝品業務收入1110 萬元,同比增長40.7%。

再看華熙生物,其2021年的營業收入爲49.48億元,同比增長87.93%;歸母淨利潤爲7.82億元,同比增長21.13%。對於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長,華熙生物將其歸功於功能性護膚品的帶動,具體來看,功能性護膚品板塊中的四大品牌貢獻了最多的銷售收入,旗下有7款單品年銷售收入過億。

其中,華熙生物旗下的“潤百顏”收入達到12.29億元,是該業務板塊的“銷冠”,佔比37.02%,“BM肌活”收入4.35億元,同比增長286.21%,是增速最高的品牌。

如此賺錢的醫美企業,其背後的產業鏈又是如何運作的?利益是如何分配的?高利潤背後是靠什麼支撐的?

從醫美產業鏈的角度來看,主要分爲上游、中游和下游。其中,上游主要包括醫療耗材、器械、藥品等生產商;中游包括大型連鎖醫院、中小型醫院、小型診所及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科及公立整形專科醫院;下游則是終端的消費者。而在整個產業鏈當中價值分成中,上游的供應商分到18%-22%,代理商分10%-12%,導流服務商分50%,整容醫院分16%-22%。

就以愛美客的嗨體舉例來說,該公司的招股書曾透露,2019年嗨體平均總成本爲24.72元/支,一支嗨體的平均售價爲352.61元。就是這樣一支容量1.5ML頸部除皺針,在經過一層又一層的渠道加價後,到消費者環節時,一針就達到2000至4000元,且多數客戶會選擇注射3次,總共要花費6000至12000元不等。

正是由於醫美企業的超高利潤,使得越來越多企業或個人轉型加入醫美行業。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7日,我國目前現存醫美相關企業4.98萬家。近3年來,我國醫美相關企業註冊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19年新增8994家,同比增長1.07%。2020年新增8855家,同比減少1.55%。2021年新增1.13萬家,同比增長27.92%。從區域分佈來看,廣東以6811家醫美相關企業排名第一。江蘇、山東分別有4109家、3909家,排名前三,其次是四川、浙江等省份。

“顏值經濟”B面:醫美市場平均每年有2萬起投訴

“顏值經濟”爆發的背後,除了不斷增長的市場規模、企業超高的利潤以外,就是頻繁發生的事故。這些年,關於醫美行業事故的新聞不絕於耳。根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統計,平均一年有20000起由於醫療美容導致毀容的投訴記錄。

企查查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的5年間與“醫美”相關的企業風險信息呈現逐年攀升,2016年風險信息數量爲71條,到2018年明顯增多,達285條,同比增長132%;2019、2020年持續增多;截至2022年3月11日,關鍵詞含“醫美”相關風險共3190條,其中行政處罰近600條,佔比18.6%。

而根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輿情信息中心發佈的《2022年醫療美容機構規範運營指南》內容顯示,從醫療機構類型來看,專科醫院、門診部、診所等三種類型的醫美機構均有不良事件發生。其中,專科醫院佔比57.8%爲最高。

而從不良事件的服務項目來看,美容外科項目佔比60%。其中,鼻部手術項目佔比23%、其次是眼部手術項目,佔比13%。

艾瑞諮詢研究表明,黑產渠道佣金比例高達70%及以上,黑醫美滲透在多個合法渠道截流用戶。其中,線下渠道多利用消費者對“熟人”的信賴心理,介紹消費者到黑機構或個人工作室甚至酒店進行醫美項目。線上渠道多利用社交平臺、論壇貼吧、問答等方式,通過分享個人經歷以“打折、有內部資源等”吸引消費者添加好友,介紹給黑機構從而分傭。

根據艾瑞諮詢研究報告內容顯示,曾經有8.6%的醫美用戶有投訴意向,而採取投訴行動的醫美用戶有1.8%,其中成功投訴的醫美用戶僅 0.7%。而有投訴意向的醫美用戶想投訴/投訴過的機構類型當中25.0%爲生活美容類機構,如私人美容院或皮膚管理中心 ,15%爲個人醫美服務(上門或在酒店/住宅進行),8.3%爲理髮店、美甲店等,5%爲個人工作室 。這些機構既沒有取得醫療美容機構經營許可資質,也缺少合法合規醫生,更可能使用非法來源的藥品/設備等,所做的醫療美容項目對人體產生巨大危害性。

2022年將是“顏值經濟”的最強監管年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顏值經濟”盛行的時代,一方面,醫美行業的市場需求日益劇增;另一方面,與此同時其亂象叢生。於是,大量相關行業監管政策陸續出臺。

2021年6月10日,國家衛健委等八部委聯合發佈《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決定於6月-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11月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對製造“容貌焦慮”等採取了重點打擊;11月25日,公安部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打擊非法制售醫療美容產品等犯罪活動。

新年伊始,各個地方的衛生健康局都在陸陸續續公佈當地的醫療美容違法違規的情況。其中,2022年1月6日,青島公佈醫療美容違法違規十大典型案例,全年共查處151起,罰沒款247.23萬元;1月14日,上海衛健委也公佈10起非法醫美典型案例,全年共計罰款813.47萬元、沒收違法所得69.02萬元。

2月17日,小紅書也開啓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醫美專項治理行動,第一階段主要從兩方面着手:一方面,取消對私立醫美機構的專業認證,專業認證僅對公立三甲醫院及三甲醫院醫美科醫生開放;另一方面,對普通用戶生產的醫美筆記進行回查清理,並對涉嫌營銷導流、違規醫美的內容和賬號進行下架、封號、降級處理。

根據小紅書披露的數據顯示,首批已處置違規筆記27.9萬篇,處罰違規賬號16.8萬個。其中下架站內涉嫌營銷引流的醫美筆記14.2萬篇,包括不限於涉及違規醫美項目、醫美機構、整形外科醫生、醫美產品等所有醫美營銷內容。

3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開始施行,其中新增規定:“未經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醫療美容服務”。至此,“醫美低齡化”從制度層面受到限制。

業內人士認爲,僅憑一兩個地方條例還不夠,需要更多的地方甚至全國層面形成對醫美行業的監管合力,依法約束。同時,除了法律法規的“硬”手段,更需要從“軟”處着手,警惕社會上越來越普遍的“容貌焦慮”。

東興證券曾在研報表示,政策短期或將對行業供需兩側產生一定影響,需求端會受到廣告、醫美貸相關整治的衝擊,供給端則是重點整治非正規機構,但長期看,隨着非正規機構和產品的出清,行業供給端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將利好頭部機構。

由此可見,2022年的醫美行業已進入強監管週期。(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