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三要素,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感光度在相機上的標識爲ISO,對於感光度大家也是耳熟能詳了,也知道感光度可以幫助相機曝光,特別是在暗光環境時,感光度提升可以讓相機拍攝照片亮度更高。甚至某些“攝影大師”的講座中,將感光度視爲相機需要“煲”的功能,相機的感光度“煲”出來之後,相機成像更通透。所以,你真的對於感光度你這的瞭解嗎?感光度真的可以“煲”嗎?今天這篇[每日攝影]就來跟您詳解一下相機的ISO感光度。

什麼是感光度

在膠片時代,ISO感光度是衡量傳統相機所用的膠片感光度標準的國際統一指標。膠片時代,感光度是由鎖購買的膠片決定的,數值是固定的,是膠捲本身的一種屬性。在購買交卷時包裝上會有標註,如ISO 400、ISO 200、ISO 400等字樣。

數碼相機雖然通過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感應通過鏡頭射入光線的強弱,爲了與傳統相機所使用的膠片統一計量單位,也沿用了ISO感光度的概念。所以,數碼相機的ISO感光度同樣反映了相機的感光速度。

數碼相機時代,電子化的傳感器的感光度可以在一定範圍自由設定,這就比當初膠片時代的方便多了。

在相機中,感光度的等級一般是成倍數關係,如ISO 100、ISO 200、ISO 800、ISO 1600。。。。。。以此類推。不過,現在的很多單反相機和微單相機,都開始採用1/3擋位的感光度方式,如ISO 100、ISO 160、ISO 200、ISO 320、ISO 400。。。。。。以此類推。

以目前數碼相機的技術,感光度在ISO 800以下可以成爲低感光度,ISO800-6400屬於中等感光度,ISO6400以上是高感光度。

感光度的影響

1、提升感光度可以提升畫面的曝光度

相機中的ISO感光度越大,代表對光線的敏感度越高。在鏡頭光圈和快門速度恆定的情況下,相機感光度越高,畫面的曝光會越亮。

2、高感光度會帶來噪點問題

爲什麼會有噪點?

噪點主要是因爲圖像傳感器接收光線並專程電子信號輸出過程中所產生的的一個個細小的顆粒,這些顆粒並非來自被攝物體,而是因爲電子干擾產生的。

噪點的產生並非平均的線性增加,通常來說,ISO800、ISO1600、ISO3200、ISO6400以及以上是幾個分界線。目前的相機,在ISO 800以下,通常都會獲得純淨畫面。一些相機感光度提升到ISO 1600以上後,畫面會出現肉眼可見的噪點,ISO 6400之後會出現非常明顯的噪點,再提升感光度,照片基本不具備可使用行。

避免噪點的方法

相機產生噪點基本因爲兩種情況,一種是高感光度拍攝,另一種是長時間曝光。

在日常拍攝時,幾乎絕大數的使用高感光度拍攝的照片,都會因爲感光度過高產生噪點。

長時間曝光產生噪點,也是因爲數碼相機使用電子傳感器,在長時間曝光時,傳感器會發射,熱量的提升會影響導致傳感器的感光性能,從而在畫面上形成噪點。

因此,在拍攝時,儘量規避上述兩點,可以有效的減少噪點。

總之,感光度用ISO標識,數字越小,感光度越低,反之越高。感光度低時畫面清晰,感光度高時畫面會有噪點產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