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来势汹汹,一些市民的生活、工作都受到影响。有的市民表示,早上定闹钟早起抢菜却抢不到;有的市民反映,蔬菜的配送速度也极慢;还有的市民反映,家附近的菜市场被封闭管理,不知道去哪里买菜。

事实上,上海的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且价格稳定,这些市民为何出现买不上菜的情况?界面新闻经走访发现,堵点其实出现在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由于消费者线上买菜的需求激增,运力难以跟上,导致出现“送货慢”、“买不到”的现象,一些配送区域的单量甚至是以前的3倍。

对此,很多平台已经采取加大配送频次、招募“共享员工”、外地员工来沪支援等方式来提升运力,“稳”住上海市民的“菜篮子”。

市场供应量足、价格平稳,不必囤货

“3月13日、14日,连续两天日均蔬菜供应量超9000吨,创近期新高。”上海蔬菜集团相关人士介绍道,“3月1日至14日供应蔬菜总量11余万吨,混合均价5.28元/公斤,绿叶菜价格始终平稳。”

上海嘉定区曹安路1936号,上海市江桥批发市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货车川流不息地涌入。这里是上海最大的郊菜批发市场,也是上海郊菜价格的风向标。

包括江桥批发市场在内,上海蔬菜集团旗下共拥有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海江杨水产品批发市场等6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其总体蔬菜批发交易量占上海市总量的70%,猪肉批发交易量占上海市60%以上,果品批发交易量占上海全市50%以上。

如何保障上海市民的菜篮子?疫情当头,上海的“保供战”从这里打响。

上海蔬菜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上海蔬菜集团及下属各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极端情况下保供预案,各批发市场从应急队伍、应急场地、周边道路、交通疏导、商品周转发送和稳定等方面修订预案,力保在极端情况下,确保蔬菜、肉类等保障物资能够组织配送。

为了保障市场供应,蔬菜集团旗下批发市场还积极调运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南方地区的花色蔬菜,并组织山东等北方地区的暖棚蔬菜供应上海,目前,蔬菜集团日均蔬菜供应量6000吨以上,保持平稳。“到目前为止,集团的蔬菜、猪肉、水果等农产品货源能保证上海市场需求,做到量足、价稳、食安。”

在线下菜场商超的供应方面,百联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华与山东、福建、河北、云南、甘肃等源头基地保持着积极的联系。本周的日均采购量较之前增长近4倍,蔬菜品种包含青菜、杭白菜、生菜、芹菜、番茄、黄瓜、洋葱、土豆、红薯等,同时还提供每日6款平价菜,从“价格”、“品种”两方面来保障民生商品的持续供应。

肉品部分,以上海市民最喜爱的猪肉为例,目前猪肉的订货量为之前的2倍,后续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增加采购量。大米、粮油、水果、牛奶、冷冻面点及其他重点民生单品在门店的库存也十分充足,同时还在仓库进行了备货。

面对紧急的防控隔离需求,联华也全力对外供应应急保障防疫物资。睡袋、行军床、各类帐篷、床上用品、消杀用品及方便食品、一次性用品、日用百货等,质量保证,价格亲民,在防疫之余,也保障市民防疫隔离下的基本生活需求。

线上“爆单”,平台已加大配送车辆与频次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传统商超和电商平台大力布局线上业务,在近期的疫情中,他们的全渠道业务成为市民买菜的新选择。

但一些市民反映线上买菜很难。

界面新闻经走访发现,堵点其实出现在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由于消费者线上买菜的需求激增,运力难以跟上,导致出现“送货慢”“买不到”的现象,一些配送区域的单量甚至是以前的3倍。

位于松江区九亭镇鹤诸路的美团买菜站点,从早上6点开始的几个小时内,订单就比平时多了一倍。

为了保证附近小区商品供应,鹤诸路站长赵宇航主动在站点附近租了一个酒店,保障站点的运营。他在分拣过程中摔伤后,仍然坚守岗位,为周围下单的每一个居民及时送去想要的货物。

“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能多帮一个市民就是一个”该站点骑手谢刚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申请服务疫情防控区域,并在下班后主动留下为居民送货,一直要到站里最后一个订单送出。“最多时候一天要送100多单,累是挺累的,但想人家收到货时候的开心,那也挺值得。”

美团买菜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疫情管控,当地消费者对日常生活物资的需求急剧加大,如蔬菜、米面粮油等粮油生鲜,成为需求集中点。对此,美团买菜目前相关站点的商品库存加倍,并增加了配送车辆与配送频次,目前库存充足,供给稳定。

“针对部分封闭小区,我们设立了无接触自提点,为小区内居民进行生活物资的配送。不过由于线上订单激增,可能会出现配送延迟的现象,感谢上海消费者的理解和包容。”盒马上海区域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盒马已做好准备全力保障基础民生商品的供应,大幅增加蔬菜的订货量,并增加门店补货频次,保障上海市民对生鲜食品的消费需求。

“现因疫情原因,线下门店客流量骤减,线上订单则出现‘爆单’趋势,在封控小区密集地区,部分门店环比增长了3倍以上。”上海家乐福相关负责人透露,非封控密集社区则出现了居民家庭囤货的现象,同样导致订单量暴增。

为保证准时送达,家乐福各门店也已经均加大了电商捡货人手增援,并且要求所有进入门店的骑手出示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和绿码,测温及佩戴口罩。另外,家乐福为封闭管理小区日常食材配送,还特别推出了餐食套餐,套餐进行了合理的荤素搭配,套餐内涵盖的菜肉可基本满足一个家庭2-3天的需求量。

畅通物流保障后勤,联华物流成立了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供应紧急工作小组,涵盖物流供应链订单、后台信息处理、仓储、运输各个关键业务环节。目前,物流员工已全部取消休假,加班加点保证物流正常运转,将门店的紧急需求配送任务最快响应速度提升至2小时。如遇门店紧急加单,物流配送可以做到专项应急小组快速响应,物资的分拣、复核、装车、配送也能第一时间完成

为保障平台生鲜产品的稳定供应,饿了么联合了每日优鲜等品牌方开通了全城送服务,满足疫情重点区域的每天采买需求。同时监控区域门店营业情况,动态调整配送服务,平台也针对100多个民生单品做价格监控,防止商品价格上扬。在配送方面,对骑手和商户店员进行定期核酸,每日体温测量,无接触取货送货,让用户买的放心,吃的放心。

饿了么小哥配送货品。

“共享员工”,多渠道共同发力缓解运力难题

在此前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这两天一些社区因为防疫封闭,生活物资需求较大,针对一些市民反映电商平台送货慢等问题,上海市商务委持续加强市场运行动态监测,指导电商平台与本市批发市场对接,加大主副食品货源组织供应。

目前,上海的部分生鲜电商企业开启“共享员工”招工模式,缓解配送端运力紧张难题。

最新公告显示,盒马已重启“共享用工”应急措施,并在上海郊区上线社区集单配送服务。

盒马方面表示,上海商品供给充足,但有拣货员、配送员在封控中,同时需求量激增,运力吃紧。盒马已启动员工招聘计划,同时与多个企业对接,开展“共享用工”合作,增强保供能力。目前已有丰收日、农耕记、探鱼等企业的近300人报名参与,也欢迎影剧院、健身房、剧本杀、餐饮等企业联系。

针对上海郊区疫情情况,盒马上线社区集单配送服务。在盒马邻里服务范围内的社区,可由负责人联系对应工作人员集中采购,附近盒马邻里店将统一配送。

但新员工输送和培训上岗存在时间差,盒马呼吁市民朋友:“大家戴好口罩,不要过度囤货,如有条件可以尽量到线下门店购物,将配送资源留给封控小区内的居民朋友。”

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情况,美团买菜在保障保供的基础上,一些来自武汉地区的工作人员,主动报名参与到上海地区抗疫保供的工作中。目前,首批驰援上海的武汉工作人员到达后已经投入了保供工作,后续人员正在陆续出发。

武汉人李霞是驰援团队中的一员,她在两周前刚刚结束武汉的疫情保供工作,听到上海需要支援的时候,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乘坐火车到达上海,就投入到了站点保供工作中去。一个上午不到的时间,她已经完成近百订单的分拣工作。“当年上海人把我们武汉人当亲人,现在也轮到我们来帮助上海亲人了。” 

除了常见的电商平台之外,得益于上海近年来商业数字化转型,传统商超、菜场都有线上购物的小程序、社群以及相关配送服务,消费者可通过多渠道购买民生商品。

比如,目前京东到家、小时购已经联合沃尔玛、华润万家、家乐福、永辉超市、上海联华、卜蜂莲花、城市超市、农工商超市、奥乐齐、麦德龙、每日优鲜、益丰药房、上海第一医药、老百姓药房等众多零售商家坚守保供,并提供到家服务。

截至目前,京东到家平台上海地区九成以上零售门店正常营业。百联到家的数据统计,线上平台周末三天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三倍,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联华采用多元合作模式,并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配送人员充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