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關係是當前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維護好中德關係,不僅符合中德兩國的各自利益,也有利於展現中德兩國的大國擔當,促進雙方在國際事務中攜手合作,爲改善全球治理做出更大的貢獻。去年12月,由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聯合執政的“紅綠燈”政府上臺,至今已經有三個多月。從目前的情況看,新政府在對華問題上表現出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態度。

德國新政府對華政策現狀及原因分析

第一,聯合執政的三黨擁有不同的政治主張。

德國新政府對華態度的不明朗,與聯合執政的三黨所代表的不同意識形態色彩和各自的派系結構有關。總理朔爾茨屬於社民黨中的務實派,作爲前總理默克爾時期的副總理和財長,更願意繼承默克爾的政治遺產,在對華關係上,採取以利益爲基礎和妥協處理衝突的務實外交政策。而長期作爲反對黨存在的綠黨和自民黨,一向對華態度強硬,特別是綠黨籍的外長貝爾伯克,在立陶宛、香港、新疆、冬奧會等問題上多次公開指責中國。聯合執政的三黨不僅權力被嚴重分散,而且在對華態度上分歧嚴重,這勢必對中德關係造成一定的衝擊,至少在聯合執政的初期。

第二,《聯合執政協議》中的對華政策交織着建設性和對抗性。

2021年11月24日,經過艱苦談判,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就聯合執政達成了一致,對外正式發佈了主導未來四年執政的綱領性文件《勇於進取:聯合執政協議》。其中有關中德關係的內容,釋放出積極的信號:第一,新政府延續了默克爾執政後期對中國的三重角色定義“合作伙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但堅持“合作第一、競爭第二、對抗第三”的排序;第二,協議強調,以人權和國際法爲雙邊合作的基礎,以公平競爭爲原則,而並沒有把人權凌駕於主權之上,顯然摒棄了自民黨一貫堅持的人權高於一切的主張;第三,三黨在協議中表示,要繼續“中德政府磋商機制”,鑑於德國僅與世界上極少數國家建立了政府磋商機制,中德政府磋商機制可以說是默克爾留下的最重要的對華政策遺產,而新政府則對此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態度。

第三,朔爾茨的《施政宣言》更偏重務實的對華策略。

2021年12月15日,與默克爾一樣,聯邦總理朔爾茨也在上任第二週向聯邦議會宣讀了自己的《施政宣言》,從中可以解讀出其對華關係的務實態度。第一,朔爾茨沒有使用德國外交部方面熱衷的“價值觀外交”這一詞彙;第二,朔爾茨強調,“對華政策要建立在一個真實中國的基礎上”,這與默克爾所主張的“要用其他當事人的眼光來看現實世界”如出一轍;第三,朔爾茨提到中國在科技和軍事領域的強大,但是沒有使用“制度性對手”這一表述;第四,舒爾茨指出,“要與中國就全人類共同面對的考驗開展合作”,明確了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五,朔爾茨強調要“與中國進行公平、互利、規則平等的經濟競爭”,指出公平、互利和平等是競爭的主基調。

德國新政府對華政策走向分析

經濟合作持續向好,從長遠看,中德關係未來走向樂觀。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2022年2月公佈的數據,2021年中德貿易額再創新高,達2453億歐元,比2020年增長15.1%,中國連續第6年保持德國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國是德國第二大出口目的國,2021年達1036億歐元,同比增長8.1%,僅次於美國(1221億歐元)。德國最重要的進口來源國仍是中國,2021年進口總額1417億歐元,同比增長20.8%。

經貿合作是中德關係的壓艙石,只要中德經貿投資關係保持穩定而良好的發展態勢,從長遠看,中德關係的基本盤就不會被動搖。朔爾茨深諳與中國經濟合作的重要性,他在擔任漢堡市長期間,曾大力擴大漢堡與中國的經濟往來,並一手促成了中遠集團與漢堡港的合作,使中遠集團擁有漢堡Tollerort貨運碼頭35%的股份。朔爾茨在制定對華政策時,首先會考慮德國的整體利益,這必定離不開與中國的合作。

儘管外長貝爾伯克宣稱執行以價值觀爲核心的外交路線,但是在重大外交議題上,都會由總理府指明方向。從長遠看,未來德國對華政策很顯然會基於利益而不是基於價值。對於來自美國的“選邊站隊”壓力,從三個月的執政實績來看,朔爾茨成功頂住了壓力,甚至在今年1月舉行的達沃斯論壇上,公開表示反對將歐洲看作是中美之間經濟博弈的“傀儡”。

從短期看,中德關係在未來一段時間會持續波動。

由於聯合執政的三黨政治理念不同,中德關係下一步發展將會變得相當複雜,德國對華外交政策在近期將處於一個搖擺不定的階段。

儘管中德經貿關係發展符合雙方核心利益,但是近來德國主流媒體不斷髮出“警惕德國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的聲音:既警惕對中國供應鏈的高度依賴,也要防止中國企業在德國有過多投資。這一類聲音在德國還是激起了一定反響。

外長貝爾伯克是否真能處理好同總理朔爾茨的關係,並在對華政策上達成一種默契,尚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從朔爾茨本身來講,雖然對中國相對友好,但是他是否能像默克爾那樣有耐心傾聽中國聲音,是否有足夠誠意尊重中國國情並理解治理一個14億人口大國的艱辛,還是未知數。

此外,在社民黨內部,親美的大西洋派勢力日漸強大,也帶給朔爾茨一定壓力。同時,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制約聯合政府裏的綠黨和自民黨,目前也不得知。執政三黨相互掣肘,總理朔爾茨究竟何時並如何才能平衡其他兩黨主張,排除干擾,將對華政策引到務實軌道上來,還有待觀望。

今年是中德兩國建交50週年。如何以此爲契機,從德國的現實最大利益出發,避免意識形態的無謂之爭,將雙邊關係引向明朗、務實的方向,是德國新一屆政府急需解答的問題。特別是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各方利益衝突逐漸激化的當下,中德兩國維持好良好的夥伴關係,共同在國際事務中展現大國擔當、攜手應對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將實現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作者繫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