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3月26日上午10:00,上海市举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本市疫情最新情况。

有媒体提问:上海从3月16日起进行了几轮网格化筛查,对筛查显示的相关数据,能否分析一下?对于持续高位的感染者数量怎么看?

吴凡介绍,这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这几天报告出来的数据估计有一点出乎老百姓的意外,大家期待16、17、18到20号非重点区域都筛完了,我能接受21、22号有一点上涨,这两天怎么还在往上涨,跟老百姓的预期有点不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几个方面:首先必须肯定的是,从专业角度看,前一段时间的筛查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发现的感染者都固定下来了,随着他的扩散传播就已经被阻断了,对于控制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点大家一定要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是这么干,不是重点地区加非重点区域筛查的话,今天疫情的数字绝对不是这个数,它是指数级上升的关系。

这几段时间的数字我们应该怎么看?分析它的重点或者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从检测到数据报告其实有一个延时,大家注意到没有,上一段时间我们采用的检测方式是混检方式,有一次发布会上我也过说,采用这个方式的好处,就是整个推进的速度会比较快,界定阳性人员的速度会比较快,但是也带来要至少检三次的问题。

第一,混管20个人发现了一个阳性管以后需要进一步把20个人找出来,我们知道这20个人的名单,但是这20个人找到之后得再单人单管采样送检做检测,检测完之后,就清楚了这20个人中谁是阳性。接着还要围绕阳性人员进行密接排摸,把他的密接、次密接界定出来,也要进行进一步的筛查和管控,这是检测的环节。检测出来阳性的人员,需要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相关一系列的信息,包括个人信息、社会特征、传染人员和接触人员等等,调查完之后,经过所有信息核实,能够达到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基础要求,所有网络直报中所需要的信息都是完整的才能报告,最后是发布。

从老百姓感受上来讲,你已经采样了,我已经阴性了,怎么还不放人?这当中的关系就是采用混检的方式,尤其是大规模进行时,不是检一个人,时间上会有延时,这是主要的。前几天采的可能完整结果在两三天以后才能出来。

第二,还有一个特征大家不容易了解到,一旦出现一个阳性人员以后,围绕这个阳性人员还有密接。我们把密接管控了,但是密接当中有很大的风险,有一部分人会变成阳性。这些密接的人变成阳性,其实也是滞后的。我们在管控人群当中发现阳性病例,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在刚开始筛查时发现,所有阳性人员大概有一半多一点,是从筛查人员当中来的,但是近三日的数据告诉我们,目前阳性人员当中85%是从管控人员当中来的,这个比例非常大。而管控人员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已经被阻断,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报的是累计数,你看着还在涨,其实主要出现在管控人群当中。

第三个特点,分析研判趋势,前段时间几轮筛查,有人筛了两轮,有人筛了多轮,我们分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重点区域的人先以街镇为单位,还有网格小区为单位,然后楼栋为单位,一直往下筛,几轮筛下来之后发现阳性检出率,尤其是非重点地区的阳性检出率在下降。为什么会下降,而且下降得非常快?原因是当筛查完发现这个区域人多时,个别阳性区域提级了,成为重点区域。而近几日连续在非重点区域当中阳性检出率是0,经过不断动态调整,重点区域阳性检出率也在大幅下降,发现阳性越来越少,这是一个重要特点,是我们判断疫情发生、发展和今后趋势的重要依据。

在检测当中,我们也发现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人员一定的流动性,对于我们控制疫情来说是不利的。大家说能不能让他不流动?整个城市要有运行和保障,有各方面的原因,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员管控当中有一定的流动性存在,讲到这里大家就理解了,为什么这些数据累计的情况下还会有增长的状态,为什么我们还要开展新一轮的筛查。重点地区当中还有一定检出,而且低水平的流行也还存在,我们就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核酸筛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