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纳卡冲突如果升级,高加索这个历史悠久的“火药桶”或将再度引爆。

文/陶短房(专栏作家) 

当地时间3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指责阿塞拜疆军队在3月24日到25日进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俄维和部队的负责区域,并设置观察哨,称其违反了俄阿亚三方签署的停火协议。此前,亚美尼亚外交部也指责阿方违反协议。

对此,阿塞拜疆国防部回应称,阿方没有违反任何协议,并强调亚军队和非法的亚国武装至今未从阿领土上完全撤出,因此违反三方停火协议的是亚美尼亚,而非阿塞拜疆。

正值俄乌军事冲突仍在持续的敏感时期,又一跟俄罗斯相关的敏感地区发生冲突,令本就脆弱的俄阿亚三方停火协议摇摇欲坠,随即引发世界关注。

━━━━━

阿亚两国对停火协议都不满意

按照前苏联时期的行政区划,纳卡地区属于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人口多为亚美尼亚族——当然,阿塞拜疆族居多的纳希切万,也被划给了亚美尼亚。

前苏联末期,当地民族矛盾激化,当时的苏联中央却处置不当,令问题雪上加霜,更进而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众多催化剂之一。

1991年苏联的解体令纳卡民族间仇杀再无掣肘,迅速升级为族际血战。由于得到民族、宗教等方面“血缘”较近的俄罗斯同情,原本国势较弱的亚美尼亚方面占据上风。

至1994年,亚美尼亚不但几乎控制了纳卡全境,还控制了原本不在纳卡范围内的一小部分阿塞拜疆领土。这次战争导致约30000人死亡。

2020年9月27日,得到土耳其支持的阿塞拜疆政府发动第二次纳卡战争,并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土耳其生产的无人机等武器,在战场上取得明显优势,夺取了纳卡数座城镇和约300座村庄。

2020年11月10日,在俄罗斯介入调停下,俄阿亚三方签署了停火协议,规定亚美尼亚军队从纳卡撤出,双方停止武装接触,由俄派出约2000人的维和部队进驻缓冲区维和。然而,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对停火协议都不满意。

━━━━━

俄罗斯分身乏术是冲突再起的诱因

实际上,2021年1月,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俄罗斯就签署了“旨在发展经济联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造福整个地区的协议”,并规定成立一个关于纳卡地区的三边工作组。

这一度给人“仗总算打完了”,接下来可以好好谈判解决分歧的印象。但这只不过是在大国介入下地缘政治脆弱平衡的表现。

土耳其在奥斯曼时代曾是黑海和高加索地区的霸主,全盛时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及部分俄罗斯领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领土大部分均在其版图内。

因此,凭借民族主义口号上台的埃尔多安,积极介入昔日奥斯曼势力范围内冲突。这就导致土耳其与俄罗斯在纳卡等热点地区的激烈碰撞。

对俄罗斯而言,土耳其是个不可小觑的地缘对手,却也是北约的边缘成员国,有着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本位利益,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因此,在几次碰撞后,双方心照不宣地日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默契与配合。

但俄乌军事冲突爆发打破了这种平衡。由于乌克兰战场局势,需要俄罗斯抽调大量兵力增援,势必致其包括纳卡维和部队在内的兵力空虚。

就在2022年2月22日,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前两天,阿塞拜疆还主动和俄罗斯签署了《联合行动宣言》,摆出一副尊重俄“地区宪兵”地位、不惹是生非的姿态。如今,“宣言”墨迹未干,纳卡即再起事端,也因此被指“趁乱挑衅”。

━━━━━

土耳其态度或将左右此次冲突走向

据最新消息,俄罗斯国防部称,经过谈判,阿方已经撤回了进入纳卡地区夫鲁赫居民点的部队。纳卡“共和国”方面也已宣布戒严。

此次冲突如果升级,不仅停火协议将成废纸,高加索这个历史悠久的“火药桶”也会被再度引爆。好在,迄今阿塞拜疆外交部的表态尚算克制,仅将控制线附近的冲突称作“位置厘清”。

而俄罗斯方面或许因为分身乏术,本应扮演重要角色的纳卡地区俄“维和特派团”至今一言不发。亚美尼亚国防部部长帕皮基扬事后称,已和俄国防部部长绍伊古通话,并得到后者“正关注局势”的保证,总理帕希尼扬也紧急电话联系了普京,希望其“发挥应有作用”。

在此次冲突中,亚美尼亚如果得不到俄罗斯方面的有效“保证”,不仅会进一步动摇亚政府在国内的支持基础,同时也会继续损害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纳卡问题是当前少有的、俄罗斯和西方立场较为接近的地缘领域。在纳卡冲突中,西方同样较为同情亚美尼亚一方。在此次纳卡冲突再起后,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波特迅速发表外交声明,呼吁“立即降级冲突”。

对此,阿塞拜疆方面表现十分强硬,不仅拒绝承认存在“纳卡危机”,更反指美国务院不该用“纳卡共和国”的称谓。

而这似乎表明,土耳其或将再度成为此次地缘博弈的得利者。在纳卡问题上,无论西方还是俄罗斯,恐怕暂时都只能借由土耳其协调各方。以此而言,土耳其态度如何,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此次纳卡冲突的未来走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