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皇”這一記耳光

成了今天奧斯卡的流量密碼


“今天奧斯卡打人了?”
 
無論你有沒有關注今天上午剛剛結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應該都聽說了這一幕。
 
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現場,大庭廣衆之下,曾經演過《我是傳奇》《當幸福來敲門》等大熱影片的威爾·史密斯,對着臺上的頒獎嘉賓抬手就是一記耳光。

臺下的明星看到這一幕,彷彿紛紛從冗長節目的瞌睡中被驚醒,表情十分精彩。
 


更精彩的是,在打完這一巴掌30分鐘之後,威爾·史密斯再度走到了臺上——他憑藉《國王理查德》拿下了本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
 
這一巴掌,打醒了昏昏欲睡的沉悶頒獎禮,也拯救了被美媒宣佈“已死”的奧斯卡——它終於迎來了關注度和流量,現實荒誕又諷刺。


01
奧斯卡現場上演全武行

這出讓人目瞪口呆的現場鬧劇,放眼近百年的奧斯卡歷史都是難得一見。
 
當時,克里斯·洛克受邀作爲頒獎嘉賓上臺,單口喜劇出身的他講起準備好的段子,拿臺下各位大咖開涮。
 

在說到威爾·史密斯和《國王理查德》時,他調侃起了史密斯妻子賈達的光頭造型,“我等不及在《魔鬼女大兵2》中見到你了。”
 

他提到的《魔鬼女大兵》時雷德利·斯科特1977年的電影作品,黛米·摩爾在片中有個經典的光頭造型。
 

聽到這段調侃,賈達在臺下當即翻了個白眼。
 
而作爲丈夫的威爾·史密斯上一秒還在商業笑臉,鏡頭一轉竟然邁着標誌性的步伐走到了臺上,對着洛克啪的就是一記“擺拳”,收音麥克風砰得一聲悶響,全世界嚇了一跳。
 

事後,高清現場照片顯示,這是一記力道十足的正手耳光。
 

轉播方ABC反應挺快,立刻現場消音十幾秒,觀衆即便沒學過脣語也能從威爾·史密斯誇張的口型中讀出:
 
“別用你的臭嘴說我老婆的名字。”

原來,史密斯的妻子賈達前不久在採訪中提到過自己的脫髮是因爲身體免疫力問題造成的,所以夫婦倆都並不喜歡這個光頭爛梗,鬼冒火是情理之中。
 

但是真的衝上臺對着相識多年的同行大打出手,沒人能想到威爾·史密斯真會來這麼一出。
 
02
新科影帝志在必得

這一幕之後,可能很多人當時都會跟我有同樣的擔憂——史皇會不會一巴掌把自己的影帝小金人扇飛了?
 
因爲在這屆奧斯卡的各項主要提名中,最沒有懸念的其實就是最佳男主角,連續四五個風向標個人獎都頒給了《國王理查德》,甩開《犬之力》卷福等其他對手幾個身位。
 

今天做出這樣的不理智舉動,我們似乎也可以認爲是威爾·史密斯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他真的很想要這座小金人。
 
很多人印象裏似乎總會把他和“影帝”掛鉤,事實上史密斯僅入圍過三次奧斯卡最佳男主,2002年《阿里》和2007年《當幸福來敲門》最後都鎩羽而歸。
 
這次《國王理查德》,是威爾·史密斯志在必得的會心一擊。
 
就如同《荒野獵人》之於小李子一樣,會讓人生出“都演成這樣了,不拿影帝真說不過去了”之類的感嘆。
 
好在,最終他還是順利將影帝小金人收入囊中。


威爾·史密斯自己也認爲:“這部影片是我的生活和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在拍攝這部電影的同時,我回想自己的父親、孩子、家庭和愛情,感覺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爲了和'國王理查德’結合而存在的。”
 
03
網球虎爹的勵志雞湯

《國王理查德》是一部典型的威爾·史密斯式的正能量作品,可以看作是一部網球版的《當幸福來敲門》。
 
這部作品改編自美國網壇名將威廉姆斯姐妹的真實家庭故事,史密斯飾演的主角就是姐妹倆的父親理查德·威廉姆斯。
 

這位虎爹帶着一家人住在髒亂差的康普頓街區,卻發現了女兒倆的體育天賦,進行了一場押上人生的豪賭。
 
他不惜一切代價,讓大小威撲身進“貴族運動”網球中,拼命打工賺錢,求來專業教練爲她們訓練,自己更是極盡所能保護女兒不受當地幫派等外界影響。
 

在影片拍攝過程中,理查德·威廉姆斯本人一直作爲監製全程指導,這也讓威爾·史密斯扮演的“國王”顯得十分寫實,強勢、執拗、頑固,時而也會流露出溫情與幽默。
 
某種程度上,他追求對兩個女兒完全的掌控權,把她們像溫室花朵一樣保護起來,必須嚴格按照自己的規劃走上職業道路,期間形成了一幕幕衝突。
 

“我雖然不是一個好父親,但我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保護你。接下來邁出的每一步都很艱難,你代表的不只是你自己,還有地球上每一個黑人小女孩。”
 
在拿到小金人上臺致獲獎感言時,威爾·史密斯一語雙關地提到:
 
“理查德·威廉姆斯會爲了他的家人而戰。”
 

彷彿30分鐘前的這一巴掌,正是史皇爲了家人而戰的證明。
 
至於克里斯·洛克和奧斯卡評委會的臉上有多疼,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附: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健聽女孩》
最佳導演:簡·坎皮恩《犬之力》
最佳男主角:威爾·史密斯《國王理查德》
最佳女主角:傑西卡·查斯坦《塔米·菲的眼睛》
最佳男配角:特洛伊·科特蘇爾《健聽女孩》
最佳女配角:阿麗亞娜·德博斯《西區故事》
最佳原創劇本:肯尼斯·布拉納《貝爾法斯特》
最佳改編劇本:夏安·海德《健聽女孩》
最佳國際影片:《駕駛我的車》
最佳動畫長片:《魔法滿屋》
最佳真人短片獎:《漫長的告別》
最佳動畫短片獎:《皆爲愛》
最佳紀錄短片獎:《籃球女王》
最佳攝影:格雷格·弗萊瑟《沙丘》
最佳剪輯:喬·沃克《沙丘》
最佳原創配樂:漢斯·季默《沙丘》
最佳音效:《沙丘》
最佳藝術指導:祖贊娜·西波斯、帕特里斯·維梅特《沙丘》
最佳視覺效果:《沙丘》
最佳服裝設計:珍妮·碧萬《黑白魔女庫伊拉》
最佳妝發:琳達·道茲《塔米菲的眼睛》
最佳原創歌曲:No Time to Die《007:無暇赴死》
終身成就獎:塞繆爾·傑克遜、伊蓮·梅、麗芙·烏曼
 
 
 
文、編輯/Cardi C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