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春眠不覺曉,處處想睡覺。

每逢春天到來之際,隨着天氣逐漸回暖,越來越多人也都開始變得“特困生”----起牀起不了、上班總遲到、時刻想打盹的“重度春困生”。

“奪命鍾”一響,睡醒後迷迷糊糊地不想起來。

等到中午喫完飯後就開始出現犯困和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從而導致自己工作效率降低,可是到了晚上卻異常的活躍起來,經常興奮的睡不着覺,感覺就像生物鐘顛倒一樣。



爲何一到春天,就春困?



事實上,春困只是民間一種說法,無論是科學上還是醫學上,都尚未有專門對應的專業描述。

而爲何一到春季,大家都免不了要發睏呢?

原因一:大腦缺血缺氧

春天是個萬物復甦的季節,人體也是如此整體都處於興奮狀態。

皮膚毛細血管也開始變得舒張,從而讓體內的血流量開始增加,從而將血液運輸到皮膚周圍,這樣就會導致大腦的血流量變得減少,從而造成大腦缺血缺氧出現犯困的現象。

原因二:白晝延長

一到春天白天的時間就比較長,陽光的照射下就會導致體內的褪黑素濃度持續升高。

再加上現在人們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造成人們作息時間不規律,所以就出現了夜間興奮的表現,造成夜間人們不能夠快速進入睡眠。

原因三:個人體質問題

對於體質較好的人來說,由於自身適應力較強,在春天換季的時候偶爾會出現一兩次的睏乏感,隨後就會恢復正常的作息。

但對於那些體質不好,免疫力低下,特別是溼氣較重的人羣來說,由於身體自身調節能力較差,很容易短時間適應,從而造成春困時間延長。



春困可能是身體發出求救信號?



春困是人體能隨季節和氣溫變化,自身調節的一種生理現象。

除了休息不好之外,春困還可能是心血管類疾病的發出預警信號,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

此外,長期熬夜、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同樣也會容易引發心血管類疾病,身體就會通過“春困”等方式發出信號。



該如何擺脫春困呢?



雖說春困是人體正常的作息改變,但如果春困的時間較長,對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響。

特別是工作強度極高的白領,這些人長期睡眠不足就會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長時間對自己的健康也有影響。



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緩解春困現象?



1.多參加運動

生活中可以多參加戶外的有氧運動,讓身體各個器官的血液循環運動過,讓氣血能夠滋養身體每個器官,從而使大腦供血充足,這樣就能夠緩解春困。

而參加運動只需要每天早晨早起半小時,利用這半小時的時間運動就能夠一整天沒有睏意。

2.改變作息時間

春天最好每天在午飯後睡覺,即使不想睡覺也要閉目養生5-10分鐘,這樣能夠讓身體的疲勞感得到放鬆。

晚上也要調節作息,在臨睡覺前一小時就提前起牀,從而讓大腦不在過度興奮,當然早上起來牀也可以提前一小時,這樣能夠利用早睡早起的習慣減少褪黑素的增多,從而使自己的失眠恢復正常。

3.去除體內溼氣

體內溼氣重就會導致人們容易出現乏力、疲勞等現象,所以在春天更應該去除溼氣。

日常可以喝一點紅豆薏米水、茯苓茶等進行去除體內溼氣,從而提升脾臟功能,讓春困逐漸消失。

除此之外,容易出現春困的人羣可以通過喫洋蔥、韭菜、豆芽等食物提升自身體內的陽氣,從而讓人們能夠精神飽滿,減少春困的發生。

當然,爲了晚上睡個好覺,咱們還是需要少接觸光線,睡眠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難免會嚴重干擾生物鐘。

因此,該睡覺的時候還是好好睡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