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戰投方智路建廣聯合體600億到位,紫光集團重整進入交割期

4月1日,據澎湃新聞記者從接近戰投方智路建廣聯合體消息人士處獲悉,紫光集團管理人已經向債權人發佈公告告知戰投方的600億資金已經到位,後續會陸續清償債權方的債務。

這意味着,接下來紫光集團進入實質性交割階段,後續戰投方將會更深入介入紫光集團以及下屬企業的管理工作。

戰投方已參與紫光集團管理

智路建廣聯合體在參與重整紫光集團的競逐中一度被認爲其資金實力不夠,但從600億資金能夠在短短2-3月內到位看,其融資能力不容小覷。

2021年12月10日,紫光集團管理人對外正式公告,經過多輪競標,智路資本和建廣資產聯合作爲破產重整的戰略投資者。2022年1月17日,北京一中院向紫光集團送達《民事裁定書》,裁定批准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計劃,並終止紫光集團有限公司重整程序。紫光集團重整正式進入實施階段。作爲方案的重要組成,戰投方與債權人達成協議,600億元人民幣投資款在2022年3月31日到位。

澎湃新聞記者未獲悉其600億融資的具體渠道。根據之前媒體的報道,智路建廣的600億資金來源以股權融資方式實現,通過募集資金設立,都是自有資金,不涉及銀行貸款。

據瞭解,自北京一中院對紫光重整計劃的裁定書下達後,智路建廣聯合體就開始參與管理。外界已看到戰投方對紫光集團旗下公司的人事任命。

近期,紫光集團旗下核心資產——紫光展銳出現了高層變動:吳勝武接替趙偉國擔任紫光展銳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楚慶不再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由任奇偉代理公司首席執行官。

不過,吳勝武和任奇偉兩位原本都是紫光系高管,目前未見智路建廣聯合體人馬直接操盤紫光,可能智路建廣聯合體還是想尊重原有的紫光管理體系,留住人才。

上述消息人士稱,目前進入重整狀態的紫光集團及下屬企業整體運營穩中有進,紫光國芯、紫光國微紫光股份、紫光展銳等半導體及雲網產業細分領域的龍頭或重要企業,按照既定的計劃有序推進研發、生產、銷售等各項工作。

紫光集團下一步如何走?

智路建廣聯合體接手紫光集團後能給後者帶來什麼?上述消息人士稱,首先還是想把紫光集團旗下各個公司都運營好,有些資產還會繼續推動上市;其次,智路建廣聯合體在半導體領域也有豐富的資源,其所在中關村融信金融信息化產業聯盟(融信聯盟)成員企業衆多,這些都可以給紫光集團帶來一些資源,構建上下游供應鏈。

融信聯盟官方的消息稱,已投資併購了多家擁有核心技術的全球領先企業,構建起涵蓋研發、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應用等全鏈條產業生態體系。

此外,智路建廣聯合體近年已經在國內外進行了十多起併購,最近的案例則是收購了日月光在大陸四家封測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