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尋求融資並推進上市進程的紫光展銳近日卻因內部股權問題被推至輿論浪尖。

7月21日下午,紫光展銳董事會發布聲明,否認了近期有關其股東“暗鬥”,融資受阻的消息。紫光展銳稱,“目前公司發展勢頭良好”。

但從6月底開始,三家展銳系小股東股權凍結的消息不斷髮酵,而主導這一動作的正是紫光集團大股東。知情人士稱,大股東的目的爲”收回這部分股權“。

穿透股權信息可知,上述三家公司冠華偉業、展銳冠信、嘉信匯金分別持有紫光展銳股份爲2.764%、2.764%、2.8477%,即合計8.37%股權,這家三公司曾被外界視爲紫光“前員工代持平臺”。但這一說法遭到紫光展銳內部人士否認。

“紫光集團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合法收回股權,並重啓員工股權激勵計劃,是糾正原來不合法的操作方案,以正規程序兌現員工承諾的唯一途徑。”上述知情人士稱。

股權凍結引糾紛

作爲國內核心手機芯片設計公司,紫光展銳的業務發展和IPO進程一直備受業內關注,但複雜的股權結構一直是內部存在已久的問題。

第一財經此前曾報道,紫光展銳在6月29日前後新增三則股權凍結信息,其中,被執行人北京冠華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冠華偉業”),股權被凍結1.39億餘元;被執行人北京展銳冠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展銳冠信”),股權被凍結1.39億餘元;被執行人北京嘉信匯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嘉信匯金”),股權被凍結1.43億餘元,凍結起止日期爲2023年7月4日至2026年7月3日。

天眼查平臺顯示,北京冠華偉業、北京展銳冠信以及北京嘉信匯金三家累計持有紫光展銳8.3757%的股權,北京展銳冠信和北京嘉信匯金分別持股2.764%和2.848%。而正是這8.37%的股權糾紛,讓這家試圖保持低調的公司,在經歷過母公司債務重組後再次回到公衆視野。

7月4日,紫光展銳內部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紫光展銳此前被凍結的1.39億餘元股權部分系被執行人違規持有,該部分股權原計劃用於紫光展銳員工股權激勵,爲保證股權後期的正常使用並掃除IPO障礙,紫光集團對相關股權進行凍結保全。

對於採取司法途徑的原因,紫光展銳此前給出的官方解釋爲“由於股權的形成過程存在違規的嫌疑,這些股權或可被定義爲瑕疵股權。爲保證股權後期的正常使用,紫光集團遂通過司法途徑對相關股權進行凍結保全。”

上述知情人士稱,三個平臺的股東均系與紫光集團、紫光展銳無職務關係的自然人。該部分股權來源於原紫光集團收購展訊通信、銳迪科(後整合爲“紫光展銳”)初期通過一系列特殊交易安排,三個平臺在收購過程中獲得了鉅額利益,但交易過程缺少國資備案程序和批覆,一直未被認可。

不過,一家紫光展銳的機構股東近日卻爆料稱,關於股權的歸屬問題,紫光集團認爲8.37%代持股權應歸屬集團,針對股權歸屬問題,董事會曾召開多次會議協調,至今未達成一致。

而這一爆料瞬間引發業內關注,也讓本就懸而未決的部分股權的最終落點撲朔迷離。日前,相關案件的訴訟已經打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作爲新紫光集團旗下移動手機芯片、物聯網芯片“核心板塊”,紫光展銳是國內位數不多的擁有製造5G基帶芯片能力的公司之一。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的報告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AP)市場份額前五名分別爲聯發科(32%)、高通(28%)、蘋果(26%)、紫光展銳(8%)、三星(4%)。

根據天眼查信息,紫光展銳此前公佈的最新一輪融資爲2020年06月獲得的戰略投資,投資方主要有富浙資本、國盛集團、中信證券、兩江基金、金石投資等。從公司目前的股東信息來看,紫光集團是紫光展銳第一大股東,間接持有35.23%股份。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分別位列第二、三大股東,分別持股約佔13.96%和11.87%。

8.37%股權爭奪

8.37%的股權爭議爲何會鬧得沸沸揚揚?股權究竟歸屬何方?這還要從紫光集團債務重整說起。

2021年7月,紫光集團出現債務違約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經過多輪磋商,最終智路建廣出面成立聯合體,以600億元的出資成爲接盤人。2022年7月11日,也就是大約在在紫光集團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的一年後,紫光集團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公司100%股權登記至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名下。

不過“光速重整”還是遺留下了歷史問題。紫光展銳作爲紫光集團的子公司,早年間由紫光集團原董事長趙偉國收購展迅、銳迪科合併而成。據集團管理層人士向媒體透露,在收購之初,紫光集團就明確作出了給予員工股權激勵的安排,不過由於彼時的紫光展銳剛剛成立,該部分股權便由北京嘉信匯金、北京冠華偉業和北京展銳冠信代持,合計代持股份約8.37%。

而重整後的新紫光集團則堅持認爲,上述三家代持公司的股權形成過程存在違法違規嫌疑。集團稱原紫光集團控制人在收購展訊通信、銳迪科初期通過違法違規交易安排,以不足100萬的成本,將當時估值數十億的股權置入健坤系公司(三家代持公司與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關聯)。原控制人聲稱這部分股權將用於員工股權激勵,但即便如此描述,也因涉及國有資產流失一直未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2022年1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等七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案重整計劃》中載明,北京嘉信匯金、北京冠華偉業、北京展銳冠信三家代持公司持有的紫光展銳8.3757%股權屬於投資人擬投資的資產範圍,各方將推動紫光集團儘快解決該問題。

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新紫光集團已與紫光展銳多數大股東及政府主管單位達成共識,這部分股權通過法律手段收回後,仍將用於員工的股權激勵。此外,記者瞭解到,早在2016年,上述三家代持公司就曾向紫光集團出具承諾函,承諾這部分股權將來用於員工股權激勵。

上市之路坎坷

儘管紫光展銳日前已經在不少公開渠道上提示上市有關的信息。不過,就當下的狀況而言,除了股權問題亟待解決外,業界普遍關注的還有紫光展銳頻繁更換的管理層問題。

6月27日,紫光集團在官網發佈消息稱,紫光集團委派集團執行副總裁馬道傑任紫光展銳董事並選派其爲紫光展銳董事長。原由紫光集團委任的紫光展銳董事吳勝武不再擔任紫光展銳董事、董事長。

這是紫光展銳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再次更換董事長。2022年2月15日,紫光展銳對外公告,根據企業運營需要,公司董事長由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吳勝武兼任。而在最新的人事變動中,紫光稱,吳勝武作爲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集團將另有任用。

對於此次人事變動,儘管紫光展銳希望外界關注馬道傑在紫光國微的工作背景以及IPO的融資經驗。不過,科創板要求發行人在最近兩年的實控人沒有發生變更,而作爲企業實際控制人的智廣芯成立時間爲2021年11月22日。這意味着,儘管換了帥,紫光展銳還需要再經歷一段時間的積澱才能迎來敲鐘。業內知情人士也向記者證實,在近兩年內,紫光展銳還是會將重點放在公司發展上,暫不打算過分聚焦上市計劃。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除了董事長變更外,去年2月,紫光展銳公告,委派任奇偉代理公司首席執行官,楚慶不再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對於解職原因,展銳在官網表示,管理層變動爲公司內部正常人事調整。不過,也有聲音表示,如此頻繁的人事變動,容易讓資本市場對公司的治理結構產生擔憂,繼而會進一步影響公司融資。

紫光展銳在今年2月8日啓動了在集團債務重組後的新一輪股權融資,融資規模計劃不超過150億元。展銳表示,招募資金將服務於公司發展戰略,在鞏固提升現有手機、物聯網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汽車電子、智能顯示等新興領域。 而根據智路建廣給地方國資的融資文件,紫光展銳預計將在2025年於A股上市,估值要衝到2300億元左右。

在此前紫光展銳舉辦的2023投資者交流會上,紫光展銳表示,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4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智能手機芯片業務營收增長了50%,5G物聯網產品出貨量增長率也達146%。根據公司2022年7月發佈的一則聲明,紫光展銳2021年的收入爲117億元人民幣。據瞭解,公司在2023年初的估值約爲700億元。

日前,只有加速依法收回上述8.37%股權後,紫光展銳才能夠將按原計劃重啓員工股權激勵,而員工股權激勵對於紫光展銳的上市和融資至關重要。在業內看來,無論上市的鐘敲得再怎麼響,那都是在股權落地之後的故事了。而在此之前,這懸而未的8.37%的股權是新紫光集團發展之路上必須面對的問題。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