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近日陸續啓動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報名。39所試點高校強基計劃報名4月集中進行。

報名

限報1所高校

強基計劃也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於2020年在有關高校開始實施,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學、育種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強基計劃是一種新的招生錄取模式,實行計劃單列,單獨報名,單獨考覈,單獨錄取。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陸續發佈2022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啓動報名。除以往的36所試點高校外,今年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所高校也開啓了強基計劃試點。其中,東北大學招生專業爲自動化,湖南大學招生專業爲化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生專業爲種子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動物科學(生物育種)。還有一些試點高校新增了招生專業,如北京理工大學新增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專業。

強基計劃主要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高考成績優異、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學生。各高校在今年強基計劃中投入的招生專業均爲歷史積澱深厚、學科實力雄厚、國家人才緊缺的基礎學科和關鍵領域專業。

高校老師建議,有意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要及時關注各高校招生簡章,瞭解報名時間、招生專業、報名條件等關鍵信息。強基計劃限定每名考生只能報考一所高校,考生在報考前,要根據自身興趣和特長,結合高校培養特點確定意向。

考覈

高考+綜合能力測試+體育測試

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均要參加統一高考且成績達到相應要求。還要在7月初參加報考高校組織的考覈,考覈分爲綜合素質考覈與體育測試兩方面。

綜合素質考覈,通常分爲筆試、面試。如中山大學要求考生要按照所報專業參加筆試,筆試主要考查考生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基礎能力。同時,學校組織專家進行分專業面試,着重考查考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歸納演繹等思辨能力以及對科學研究的興趣等,並結合考生綜合素質檔案,確定面試考覈評分。面試採取專家、考生“雙隨機”抽籤的方式,測試全程錄音錄像。

東北大學綜合能力測試將視情況採用筆試、面試等方式進行考覈,主要考查考生綜合素質、專業潛質、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等,考生綜合素質檔案將作爲重要參考。

體育測試考覈不同高校測試項目略有不同,有些高校考覈爲立定跳遠和坐位體前屈,有些高校考覈立定跳遠或50米跑、仰臥起坐等,體育測試結果將作爲錄取的重要參考。

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覈後,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覈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佔比例不得低於85%),根據考生填報志願,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於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被高校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後續高考志願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後續各批次高考志願錄取。

培養

單獨編班  本-碩-博銜接培養

在人才培養方面,各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可單獨編班,配備一流師資,提供一流學習條件,創造一流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培養。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同時,推進科教協同育人,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後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就讀。

例如,中國海洋大學強基計劃實施“本碩博”銜接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前3年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和科研訓練,達到學業標準的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中間2年,主要開展研究生專業教育和科學研究;後4年爲博士培養階段,期間含有1年國際合作培養經歷。專業將分別在本科階段一、二年級末對學生進行動態調整,不適合強基計劃培養模式的學生轉出班級,進入普通班繼續學習。同時,通過有關程序,在一、二年級本科學生中選拔成績優異、科研能力表現突出的學生補充進入強基計劃。

中國農業大學強基計劃學生採用“3+5”培養模式,本科專業培養和研究生培養打通,從本科第四學年起開始選修研究生課程,同時進入實驗室開展科研工作。研究生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探索學科交叉培養,根據學生所選研究方向,達到畢業要求者獲得相應學科學位。

2022年實行強基計劃試點招生的39所高校名單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