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作者:龐春豔 關迪

開工率降至低位

目前來看,短纖市場驅動較弱,加工差下降空間有限。不過,在開工率降至低位的前提下,如果下游消費好轉,投機性備貨增加可能會給行業利潤帶來低位修復空間。

3月中旬以來,國際油價在97—120美元/桶維持寬幅振盪,短纖價格被動跟隨上游原料在7300—8000元/噸區間波動。由於國內疫情防控壓力較大,終端服裝紡織需求持續疲軟,不斷攀升的成本向產業鏈中下游傳導阻力加大,短纖價格難與原料漲勢同步,加工差持續走低,企業生產陷入全面虧損狀態,短纖工廠紛紛減產,開工率持續下降。總體來看,短期市場驅動較弱,以被動跟隨原料波動爲主,後續可重點關注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後的企業加工差修復行情。

短纖價格跟隨成本運行

近期,在IEA確認釋放石油儲備、美國巨量拋儲的影響下,國際油價一度出現快速回落。不過,清明節期間,歐盟考慮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伊核談判推遲的消息令國際油價再度走高。目前,原油基本面的影響因素多空不一,國際油價高位劇烈振盪將繼續主導化工品市場走勢。

短纖的兩大原料PTA和MEG處於化工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在國際油價強勢推漲過程中,兩大原料企業一度陷入嚴重虧損狀態。一方面,PTA3月初的加工差變爲負值,工廠檢修力度加大,開工率最低降至71.9%附近,供應大幅削減,PTA3月去庫約爲35萬噸,加工差修復至400—500元/噸附近。4月初,福化工貿開工負荷從八成下調至五成,恆力1#裝置計劃檢修,虹港、中泰等裝置處於檢修狀態,PTA供應目前依舊維持偏緊狀態。不過,隨着檢修裝置陸續重啓以及聚酯負荷逐步回落,去庫幅度將有所收窄,PTA價格被動跟隨上游原料波動。

另一方面,3月上旬,石腦油一體化MEG虧損達到300美元/噸,國內外部分裝置落實減產,但是煤制裝置除了部分因更換催化劑需要停車檢修外,大部分在產裝置可以維持正常運行。3月下旬,疫情導致EO出貨困難,國內多套裝置回切MEG,MEG3月供需格局維持平衡。由於疫情影響碼頭出貨,港口庫存繼續回升,本週已經突破100萬噸大關。4月,考慮到企業深度虧損,油制裝置降負計劃增加,煤制裝置季節性更換催化劑,預期MEG開工率繼續下行。因此,MEG低估值可能會適度修復。

整體來看,短纖的兩大原料PTA及MEG4月的供需面略有分化,PTA加工差修復驅動減弱,MEG或有適度修復估值的機會。而兩大原料的絕對價格走勢依舊與原油緊密聯繫,所以短纖將跟隨成本運行,波動主要來自國際油價。

終端需求疲軟拖累原料

一般來說,隨着春節結束,下游生產和消費逐漸恢復,國內外訂單陸續下達,3月是短纖行業的需求旺季,但是今年終端訂單的表現卻令人失望。國外紡織服裝成品庫存經歷了去年的集中補庫後,目前已處於高位,企業補貨積極性不高。隨着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疫情好轉,部分歐美訂單也重新回到當地。國內則因爲疫情多點散發,居民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春季服裝購買需求均出現下滑。同時,受疫情影響,多地物流運輸受限,出現了工廠發貨受阻、交貨日期不斷延遲、坯布工廠庫存持續走高等現象。

圖爲滌綸短纖庫存季節性走勢

受此影響,在清明節放假的遊織造企業增多,開工率下滑明顯。據統計,截至4月6日,江浙織機、加彈、印染開工率分別爲47%、72%、60%,分別較3月高點下降33%、19%、24%,走勢與2020年類似。下游需求疲軟也逐步傳導至聚酯環節,滌絲企業普遍面臨高庫存、低利潤的壓力,聚酯負荷逆勢走低。直紡滌短負荷降至68%,較3月初的高點下降19個百分點,長絲開工也有所下滑,自90%以上降至85.9%附近。4月初,短纖、POY、FDY、DTY庫存分別爲12.8天、26.8天、26.2天和32天,均處於較高水平。

從歷史走勢來看,第二季度終端需求多呈現先揚後抑走勢,5月後轉弱爲主。然而,今年受疫情及國際油價劇烈波動的影響,3月旺季表現較差。不過,後市隨着疫情好轉,第二季度終端需求預期將比3月表現轉好,但是需求節奏依舊受疫情控制局面的影響,整體可能呈現先抑後揚的局面。一旦終端需求好轉,短纖等紡織原料需求也會同步走好,所以對消費端保持謹慎樂觀的預期。

企業陷入高庫存的困境

在強成本、弱需求的雙重擠壓下,短纖加工費自1067元/噸最低降至700元/噸附近,按照1100元/噸的加工成本來算,行業生產虧損嚴重。三房巷、逸達、華西、華宏等大廠紛紛檢修,短纖開工率自月初高點87.2%降至70%。開工率大幅下滑的同時,短纖工廠的庫存卻並未同步走低,數據顯示,4月初,國內短纖庫存達到12.6天的水平,較3月初上升3天左右。因此,減產並未帶來行業生產利潤的修復,可見消費疲弱對短纖的影響更大。

目前最主要的是疫情影響,江浙地區是短纖的主要產銷地,也是此輪疫情的輻射區域,受到的直接影響較大。預期疫情控制局面好轉後,隨着居民出行增加,紡織服裝消費也將有所回升。目前,純滌紗加工費較好,企業以交付前期訂單爲主,純滌紗開機率保持在78%的高位,原料庫存也降至偏低水平,企業有補庫意願。而短纖市場陷入虧損,加工差下降空間有限,在開工率降至低位的前提下,如果下游消費好轉,投機性備貨增加可能會帶來短纖加工差修復的機會。

綜上所述,國際油價維持高位寬幅振盪,對聚酯產業鏈有成本支撐的同時,也成爲主要的價格波動來源。國際油價劇烈波動、國內疫情防控壓力上升、海外訂單流向東南亞等國家,多因素作用下,3月國內紡織服裝市場表現較差,清明節前後紡織印染行業裝置開工率下滑,短纖市場受到消費下滑的拖累,陷入低利潤、高庫存的困境,行業開工持續下降。因此,後市短纖絕對價格依舊看國際油價波動,但是行業利潤存在低位修復空間,驅動可能來自低產出疊加疫情好轉後消費的復甦。(作者單位:國投安信期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