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厚健留下一個怎樣的海信?

撰文/ 林夏淅

從1969年海信前身“青島無線電二廠”的成立算起,海信已成立了53年。

從電視業務出發,海信一邊將電視業務打造成“國內第一”,一邊逐漸延伸至白電領域,通過不斷收併購和成立合資企業,拓寬自己的業務版圖。

截至當前,海信集團已擁有海信視像(600060.SH)、海信家電(000921.SZ)和三電控股(6444.T)三家上市公司,分別經營着電視、白色家電和汽車空調系統業務,其中三電控股由海信在2021年剛剛完成收購。

在海信集團任職40年、管理30年之久的周厚健,於不久前剛剛辭任了集團董事長一職,轉由多年前隨科龍來到海信的林瀾接任。

2022年3月30日,主營白色家電業務的海信家電交出了2021年財報,值得探究的是,新舊管理者交替之際,周厚健交給林瀾的,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海信?

周厚健治下的海信

2022年3月12日,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宣佈辭去海信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一職。

在海信53年成長曆程中,周厚健管理了其中的30年之久,與其相關的評價大多是“低調”和“耿直”。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爲,作爲一個經歷了海信絕大部分發展歷程的管理者,周厚健留給海信的印記,大致體現在重技術、多元化和全球化三個方面。

1982年進入海信前身——青島電視機總廠之後,周厚健在1992年當上廠長,開始了改革。

2000年海信正式立項,開始進行電視芯片的研發,到2005年“信芯”面世,打破了國外企業對數字視頻處理芯片的壟斷,是國內彩電行業的一個重要突破。截至當前,海信也是國內爲數不多擁有自主研發芯片的國產電視廠商。

海信官網整理

多元化方面,除了電視業務,海信在1996年引進技術,是國內最早涉足變頻空調的企業;在2006年以6.8億元收購科龍、容聲兩大空調品牌;2001年通過戰略合作入局冰箱產業,並於次年併購了北京雪花冰箱廠;2008年又和全球最大白電製造商惠而浦組建合資公司,開始生產洗衣機等產品。

擴張過程中,以空調、冰箱、洗衣機爲主業的海信家電,在2017年首次從收入和淨利潤方面超過了以電視業務爲主的海信視像,但海信視像的市值仍然更高一籌,截至4月6日,分別爲128.69億元和149.67億元。

全球化過程中,海信在1996年成立南非海信,之後陸續在海外設立了54個公司和辦事處、18個工業園區和生產基地,同時通過贊助多屆世界盃,不斷擴大海信電視在全球的品牌影響力。

與此同時,海信視像來自海外的營業收入佔比從無到有,到2020年已超過50%,海信家電(前身廣東科龍)來自海外的營收佔比,則從2010年開始保持在26%-35%之間,但從OEM(代工模式)逐漸向自主品牌模式轉變。

一向低調的周厚健,2015年公開懟小米的事件,可以說是其爲數不多的“高調”表態。

2015年小米和樂視忙於“口水戰”,周厚健被小米的“銷量第一”所刺激,專門開了個發佈會公開反對。

周厚健表示,“小米、樂視都是同行,我不多評論,但雷軍在微博上說小米智能電視銷量第一,我心裏很不舒服。”小米的說辭,被周厚健認爲是“胡說式的營銷,沒這個本事就閉嘴”。

2013年9月,雷軍發佈2999元的小米智能電視

但在那之後,小米在電視領域繼續“異軍突起”,銷量上確實對傳統家電品牌帶來持續的壓力。

2018年年報中,海信一改往年“國內零售量位居第一”的表述,對當期銷量不再強調,2019年開始,海信在年報中將表述改爲了“整體零售額佔有率排名第一”。

縱觀國內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爲海信各業務板塊綜合來看大致排在第四位,次於美的、海爾和格力。但如果分板塊來看,海信的黑電業務和白電業務地位大不相同。

電視(黑電)領域內,海信位列國內市場銷售額第一,相比小米在銷量上的優勢,海信電視整體的品牌力和技術水平較高,能夠支撐更高的溢價;白電領域內,由於海信大多依靠併購、合資公司切入相關領域,還無法形成突出的亮點和有力的技術支撐。

整體來看,海信目前還是一家“出色但非最卓越”的家電企業,而這個形容同樣適用於2021年海信家電交出的全年財報。

毛利率有待提高

最新年報數據顯示,海信家電2021年收入675.63億元,同比增長39.61%,不僅是成立以來的最高值,也是近十年同比增幅最大的一年。

創立於1984年的海信家電,生產銷售的產品包含空調、冰箱、洗衣機、冷櫃等,目前涵蓋容聲、科龍、日立、海信等八大品牌。

分產品來看,2021年的增長主要由空調業務30%的增幅和冰洗業務23.03%的增幅驅動,2021年這兩部分收入分別爲304.03億元和230.18億元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爲45%和34%。

收入增長的同時,海信家電的淨利潤卻並不樂觀,全年23.43億元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17.68%,據年報披露,這主要是受到家用空調經營虧損的影響。

海信家電在《致股東的信》中表示,2021年原材料價格和海運費暴漲,核心物料供應緊缺等問題接連不斷,給企業經營帶來極大挑戰。

在海信家電的營業成本中,九成以上都是原材料,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原材料波動對盈利能力影響重大。海信家電2021年收入增長39%的同時,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長了48.9%,直接導致毛利率從上年的24.05%大幅降至19.7%。

這對於毛利率在同行業中本就處於較低水平的海信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事實上,海信家電雖然是國內最早涉足變頻空調概念的企業,但不管是相比同屬海信集團旗下的電視業務,還是相比美的、格力、海爾等老牌白電企業,海信家電都沒有特別突出的競爭優勢,從毛利率角度可以有更直觀的感受。

從空調業務來看,海信家電近幾年的毛利率在20%-30%之間,美的在24%-32%之間,格力則在34%-40%之間,雖有追趕趨勢,但還有比較明顯的差距。

冰洗業務方面,海信家電毛利率在16%-24%之間,海爾洗衣機業務則在32%-35%之間,差距同樣明顯。

從現金流角度,更能看出海信家電在2021年的整體處境。

同比回落的經營活動現金淨額,說明2021年雖然收入增長,但盈利能力下滑導致最終賺到手的錢少了。

由負轉正的籌資活動現金淨額,說明原材料成本上漲和年內併購日本三電公司,需要更多資金儲備,導致海信家電自2015年來首次出現了淨籌資需求,全年新增帶息債務30億元,且主要爲短期借款。

雖然借款金額不高,但此前十年,海信家電帶息債務從不超過3億元,且大多時候不超過1億元。

除此之外,持續增長的對外投資金額,也是由於更多的賬面資金循環投出購買理財產品所致。

綜合來看,年報傳遞出的信息是規模持續擴大,但受上游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盈利能力欠佳。

隨着周厚健的辭任,海信多方面的壓力,都來到了繼任者林瀾的身上。

“老將”林瀾接棒之後

公開資料顯示,林瀾早年畢業於美國納西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科龍負責國際化相關業務,2006年科龍被海信收購後,林瀾隨之加入海信,並負責海信的國際化業務。

在其任內,海信在國際化方面的進程,有併購日本東芝、歐洲觸電企業Gorenje、日本三電控股等進展,並在墨西哥、東歐等地建立了海信生產基地。

《海信史》一書中提到,林瀾早年是顧雛軍的同學,受邀進入科龍擔任副總裁,在顧雛軍被抓後,他靠幾個海外大客戶維持着公司運轉。這種挺身而出獲得周厚健的高度讚賞,被後者形容爲“真正的男人”。

2006年收購科龍時,周厚健希望林瀾一同加入海信,林瀾問周厚健有什麼條件,周厚健回答“條件就是你的工資太高了,還得給你降工資。”與此同時,周厚健也許給林瀾更大的平臺和更高的職位——海信集團副總裁,國際業務一把手。

從早上8點聊到下午3點,周厚健最終收穫了林瀾的加盟,而林瀾也確實給海信的海外業務發展帶來積極的變化。

隨着國內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家電普及程度的逐漸提高,國內家電行業增長空間有限,“大頭在海外”成爲海信集團國際化目標,出海也是衆多家電企業近年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此次周厚健選擇林瀾接棒,不少業內人士認爲,正是因爲林瀾具備的國際業務背景。

海信集團前董事長周厚健,上圖左一

那麼從數據來看,海信目前的國際化目標到底完成的如何?

分業務來看,主營電視業務的海信視像,在中國大陸之外的銷售額佔比,從2006年的18.27%提高至2020年的60.06%,主營白色家電業務的海信家電,近10年來的境外收入佔比,只從30.69%小幅提高至2021年的34.28%。

相比於出口業務量的增長,海信家電近幾年更主要的功課在於,從爲海外家電企業代工的OEM模式,逐漸轉變爲出口自主品牌。

按照家電企業全球化的發展規律,通常可以分爲三個階段,依次是產品輸出(代工)、資本輸出(建廠、生產自主品牌)和品牌及標準的輸出,整體上來看,目前大多中國家電企業正在朝着第二個階段努力。

但從海外業務規模和毛利率來看,海信尚待完成最後的關鍵一躍。

目前僅海信家電批露了2021年年報,海信視像尚未披露,對比2020年數據,海信家電的海外業務收入規模和海外業務毛利率,不及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海信視像的兩個數據不敵同樣經營電視業務的TCL。

僅與自身相比,海信家電海外業務毛利率也自2017年以來保持在6.8%至9.3%之間,沒有明顯提升,2021年受環境影響還有所下滑。

老將林瀾接班之後,不論是黑電還是白電、國內還是國外,海信顯然都有不少的功課要做。

電視業務方面,海信視像在國內已經連續十餘年處於銷售額第一的位置,但失去了國內銷量第一的寶座,海外又面臨強敵三星、LG和TCL,如何加強線上營銷能力,如何獲得海外市場的認可,都是難題。

白電業務方面,海信家電高收入、低毛利的財務數據反映出的是“大而不強”的挑戰。對於從黑電跨界至白電業務的企業來說,固有“輸在起跑線上”的先天因素,卻也需要在後期發展中快速提升。

對林瀾而言,這些都是待解的長期課題。

(除單獨標註來源外,以上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