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記載以來,現在是我們這個民族人口流動頻率最高的歷史時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如果‘躺平’,不但對中國是災難,對全世界也是災難;中國不‘躺平’,不但是對本國人民羣衆生命負責任,也是對世界負責任。”在中國記協今天線上舉辦的第153期新聞茶座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回答外媒記者與疫情有關提問時表示。

姚景源指出,中國國內此輪疫情呈現出多點散發、頻發的特點,對中國經濟來說,最重要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遭受疫情打擊最爲嚴重。他同時強調,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戰爭,戰爭是瞬息萬變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隨時都會改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是根本。

在姚景源看來,認識本輪疫情最重要的是要總結經驗——抗擊疫情一是需要各級政府的堅強領導;二是離不開廣大醫護人員的忘我工作精神和市民自覺、積極的配合;三是要重視和增強抗疫保供能力。特別是,如果上海、深圳這些超大城市的供應鏈出現問題,受影響的將是整個國民經濟大循環。

與此相關,姚景源應詢談到了他對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的看法。這份《意見》從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等多方面要求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對於如何統一,《意見》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立破並舉。姚景源認爲,這是關鍵所在。“立,主要立制度;破,則要破壟斷、破地方封鎖”。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是向計劃經濟迴歸,而是爲了更好地推進市場經濟。”姚景源強調,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一定要建立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強大的內需潛力,十幾億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大的內生動力。因此,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將有助於實現城鄉、東西均衡發展,人才、資本等所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給民衆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姚景源直言,中國經濟現在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經濟下行。從宏觀上看,當前中國經濟的困難體現在三方面,分別是內需弱於外需、下游生產加工企業不如上游企業、中小企業不如大中型企業。因此要堅持“穩”字當頭,既要穩住經濟增速的大盤,更要穩住市場主體,爲企業減稅、減費。

本報北京4月13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子倩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2年04月14日 02 版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