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願 北京報道 4月17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總體來看,我國養老保險仍處發展初級階段,與前期的制度建設、操作規範、管理質量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對於保險業來說,一方面商業保險外部發展環境仍需改善,另一方面保險行業自身也需要加強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開發一些保險產品來適應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的需要。”

周延禮認爲,當前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發展還存在“養兒防老、政府養老、儲蓄養老”的觀念佔主流、商業養老保險服務定位有待進一步明確、財稅政策支持力度需要進一步強化、商業養老保險需要制度規範發展等問題。

“特別是在缺少財政補貼方面,在擴大覆蓋面、惠及中低收入羣體方面的一些政策,還需要財稅部門做進一步的研究,政策覆蓋面窄、稅收延期繳納模式不符合公衆納稅觀念和習慣、處理流程複雜、政策設計有待完善等成爲主要問題。”周延禮表示。

爲此,周延禮建議,要在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方面注重加強頂層設計:一要更加重視第三支柱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

二要明確第三支柱規範發展定位,現在保險業參與第三支柱監管要求比較嚴格,在資質、管理能力、風險管控,包括制度建設等方面都有一些具體要求,“立足國情,着眼於第三支柱應當與第一、二支柱協同發展,在覆蓋人羣、優惠政策、資金管理、資金領取等方面緊密銜接,共同建立起有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保險制度,提升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水平。”周延禮認爲。

三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周延禮稱,前一段時間有過相關探索,但是還要進一步提高財稅政策支持的精準度,甚至要學習借鑑國外一些做法,包括美國401k模式,單列一類給予較高延稅納稅額度,另外存款、理財、保險、基金等多種產品可以進一步豐富個人養老的選擇。

四要深化養老服務結構性改革,堅持“長期投資長期收益,價值投資創造價值,審慎投資合理回報”,體現“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政策初心和使命。

“總之,我們要調動多元市場主體參與養老金融服務,提供養老羣體所需要的長期養老保險業務。真正促進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形成多元主體參與、多類產品供給,滿足養老保險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周延禮表示。

與此同時,周延禮還針對當前正在試點的養老理財以及即將進行試點的養老儲蓄髮表了看法。周延禮稱,從目前試點情況來看,養老理財市場反響不錯,更加符合中國老百姓長期養老需求和生命週期的特點。

“我們下一步要密切關注試點情況,在總結評估基礎之上,逐步擴大養老理財試點範圍,同時持續加強日常監管,及時研究總結試點當中一些好的經驗和出現的一些問題,努力把這些好事做好,讓人民羣衆能夠有很強的獲得感。”周延禮表示。

養老儲蓄方面,周延禮認爲,養老儲蓄是第三支柱養老很重要的一方面,特定養老儲蓄產品要適合低風險偏好的人羣,充分體現養老屬性,產品期限較長,本息有保障,收益穩定,鼓勵居民長期持有,存取方式靈活,可以滿足存款人個性化、差異化需求。“現在做儲蓄受到一定侷限性,比如一年期,就要求一年期內不能動,但在這一段時間如果養老需求方面出現問題,養老儲蓄服務可以採取存取靈活的方式,來解決養老人羣的養老需求問題。金融監管部門也正在研究養老儲蓄產品試點方案,將實時穩步啓動了一些試點工作。”周延禮介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