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成員、澳門特區前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澳門應緊握深合區機遇,坐上國家發展快車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蔡依瑩 田靜 實習生楊碧丹澳門報道 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將於4月20至22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主題爲“疫情與世界:共促全球發展,構建共同未來”。

近日,博鰲亞洲論壇諮詢委員會成員、國際金融論壇IFF副理事長、澳門特別行政區前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接受了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梁維特表示,澳門應該抓住博鰲亞洲論壇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簡稱“深合區”)創新發展試驗田的機遇,充分了解何爲“國家所需、澳門所長”,才能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博鰲亞洲論壇今年的關鍵詞就是發展

博鰲亞洲論壇是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組織之一。每年定期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旨在爲亞洲發展出謀獻策,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

據悉,今年年會將以線下爲主、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邀請各國政商學媒等各界代表參與,共商疫後亞洲與全球發展大計,聚焦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包容發展、合作發展,致力於促進國際團結與合作。

“博鰲亞洲論壇今年的關鍵詞就是發展,我們除了要應對當下的疫情和國際形勢之外,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亞洲經濟一體化值得共同關注。”梁維特強調。

梁維特指出,保護地球、綠色發展是我們的共同價值,這是各國間最容易找到共同點的議題之一。以我國發展爲例,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可見,國家爲實現“碳中和”、“碳達峯”目標投入大量財政資源、人力資源。“在此過程中不排除會有局部利益受影響,但不管是特區政府還是企業都在爲這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

合作發展是今年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之一。梁維特認爲,這是對全球的呼籲,綠色發展需要全球共同合作、共同努力。

在創新發展方面,梁維特表示,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供給和需求的改變都是由全球經濟環境民生的改變所引起的。“如果產品服務滿足不了新的需求,就不具備市場化,所以必須要創新。除了要考慮從1到100的創新,更關鍵要做好從0到1的創新,這是發揮好創新功能最重要的一部分。”

深合區正是國家創新發展的試驗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設定深合區的戰略定位是“四新”,即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梁維特認爲,健全的法律法規對建設深合區具有關鍵意義,有助於深合區產業發展,吸引更多年輕人前來就業。

“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創新產業,產業發展都需要兩種關鍵元素,科技和金融。科技是引擎,金融是能源,必須有能源加強引擎,引擎才能夠把深合區這輛列車往前推。”

包容發展也是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之一。梁維特提到,所有產業的發展都需要具備其潛在價值,同時不應該有排他性。他舉例稱,澳門要發展經濟產業的適度多元化,不代表要把某些行業排除,也不代表新行業的出現必然要排斥舊行業。“我們追求共同發展、包容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當下全球疫情反覆,供應鏈受到衝擊。梁維特告訴記者,在全球跨區域流動過程中,保證供應鏈安全是每個國家都關心的話題。亞太地區是全球重要生產基地之一,爲使全球化供應免受衝擊,更重要的是如何將產業鏈、供應鏈集中在一個區域,即從全球化轉向不同板塊的區域化。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澳門繁榮前提

2022年澳門特區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如既往提出“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梁維特注意到,今年的工作報告在前面補充“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表述。“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就必須要更好地融入到國家發展中。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發展的前提,也是我們的底氣。澳門不僅要參與,而且要提升參與的速度和質量,抓住國家發展機會,坐上國家發展快車。”

即將召開的2022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正是給了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契機。梁維特認爲,澳門可以通過博鰲亞洲論壇瞭解成員國對中國機遇哪些方面感興趣。“澳門作爲近水樓臺,作爲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之一,更應該抓住中國機遇,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前提是澳門青年要充分理解,什麼是“國家所需、澳門所長”。

梁維特表示,澳門在國家大力支持下,應盡己所能、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服務國家建設,但前提需充分掌握國家的大政方針。“比如,要理解國家給予澳門的定位,希望澳門發揮什麼功能。深合區的政策爲澳門發展帶來機遇,澳門需要知道怎麼做才能不負國家期盼、不負國家給予的禮物。”

換句話說,如何能夠更精準地找到政府與企業參與國家發展中的定位、如何充分發揮澳門作爲對接國際規範的制度優勢、如何將澳門優勢跟中國速度、中國規模有機結合起來,產生“1+1>2”的效果。梁維特認爲,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首先要知道國家方向,其次要充分認識併發揮自身能力,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