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彭豔秋

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有新進展。

在4月19日下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

會議強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加強財稅體制改革頂層設計,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向縱深推進,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進一步理順,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改革持續深化,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逐步形成。要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中央和地方分稅制的原則框架內,遵循健全政府間財政關係的基本原則,清晰界定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理順省以下政府間收入關係,完善省以下轉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省以下財政體制調整機制,規範省以下財政管理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吳一平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的劃分主要集中在中央與省區之間,省與市、市與縣之間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領域的改革進展相對緩慢,存在着省以下政府間支出責任的分擔比例差別大和不夠規範等問題。因此,加快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應嚴格遵循“誰的財政事權,誰承擔支出責任”的原則,在界定清楚各級事權的前提下,各級政府採用分檔分擔、比例分擔等形式履行支出責任。

武漢大學財稅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熊偉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省以下財政體制涉及省與縣市的財政關係,包括收入分配、支出責任劃分以及轉移支付等,決策權在省級政府,主動性也在省級政府,目前要處理的主要是縣市財政自主權不足的問題,如財政收入能力薄弱,支出責任泛化,隱性債務高企,轉移支付來源不穩定,等等。

吳一平表示,對於理順省以下政府間收入關係而言,首先,通過合理的界定分享收入的比例,留給基層政府尤其縣一級足夠的財政收入,鼓勵它們積極地去擴大稅源。

“其次,就基層政府擴大稅源而言,目前應鼓勵城市(縣)之間各種形式的合作發展模式,例如,鼓勵區域內飛地、共建園區等高能級載體的共同開發建設,通過要素稟賦的優勢互補和產業錯位競爭發展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以共贏模式破除地方保護主義,蛋糕做大了才能夠夯實基層的財政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省以下財政體制建設任務還比較艱鉅,不僅要有適應現代財稅體制需要的省以下財稅體制,而且還需要在促進全國統一市場上發揮積極作用。

上述會議強調,要通過完善財政制度,破除地方保護主義、消除市場壁壘,健全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保障制度和標準體系,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欠發達地區的財政支持力度,完善區域支持政策,推動建立縣級財力長效保障機制。要壓實地方各級政府風險防控責任,完善防範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從嚴查處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爲。要嚴肅財經紀律,維護財經秩序,健全財會監督機制。

“基於這樣的定位,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的大方向應該是,建立規範穩定的財政分權機制,適當擴充縣市的財政收入自主權,增加其在共享稅劃分的比重,上提財政支出責任的級次,規範省對縣市的轉移支付行爲。”熊偉說。

熊偉舉例,例如,在推進共同富裕、促進鄉村振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有必要讓省級政府多承擔一些開支責任,“可以考慮在符合條件的地方試點縣市政府直接發行債券,壓實省級政府的監管責任;加大省以下轉移支付的規範性建設,努力做到標準明確、程序透明,減少任意性和滯後性。當轉移支付成爲縣市的確定財力後,其支出自主性自然大大提升。”

“針對地方財力不足的情況,可以採用轉移支付的形式予以補足,但是,根據國內人口加速流動的大趨勢,省級政府應將轉移支付配置給人口規模相對較大的地區,這裏的人口包括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吳一平說。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