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10件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犯罪典型案例,以及加強司法辦案、依法打擊犯罪,開展能動履職、協同推進網絡治理的相關成效。檢察機關希望通過發佈這批案例,起到警示犯罪分子、引導社會公衆、推動行業治理的積極作用。

這10件典型案例分別是:魏某雙等60人詐騙案,邱某儒等31人詐騙案,張某等3人詐騙案、戴某等3人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劉某峯等37人詐騙案,吳某強、吳某祥等60人詐騙案,羅某傑詐騙案,徐某等6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施某凌等18人妨害信用卡管理案,唐某琪、方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周某平、施某青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從案件類型看,有五件是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另外五件則是與之關聯的網絡黑產犯罪。10件典型案例較爲全面反映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樣態,深入揭示了此類犯罪的社會危害。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主要特點表現爲領域廣、手段新、危害深。在這批典型案例中,劉某峯等37人詐騙案的犯罪分子以組建網絡遊戲情侶爲名引誘玩家高額充值騙取錢款,是一種新型的“遊戲託”詐騙方式;魏某雙等60人詐騙案的犯罪分子以投資虛擬貨幣爲名,搭建虛假交易平臺跨境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騙取700餘名被害人1.2億餘元;徐某等6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中,電信部門代理商和勞務公司內部人員相互勾結,利用工作便利,非法採集務工人員身份證、人臉識別信息激活手機卡,並被用於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堅持懲防治結合 築起防範詐騙“防火牆”

最高檢第四檢察廳負責人表示,公民個人信息已經成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基本物料”,犯罪分子或是通過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註冊手機卡、銀行卡,以此作爲詐騙犯罪的基礎工具;或是利用這些信息對詐騙對象進行“畫像”實施精準詐騙。檢察機關高度重視公民個人信息保護,下一步,檢察機關將把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作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重點工作,將行業“內鬼”和職業團伙作爲重點從嚴懲治。有效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要從每個人做起,希望大家切莫貪圖眼前蠅頭小利,切莫追隨不良網絡文化,切莫輕信“前沿概念技術”,提升防範意識和能力,築起防範詐騙的“防火牆”。(總檯央視記者 程琴)

相關文章